第十九章 标志性的作品 (第3/3页)
《未名湖》的勇气都还没有,看来写些给小朋友看的文章,才是他的舒适区。”
“那家伙估计只会写点小孩子看的文章,听说他前几天给《十月》投稿,直接被退稿了!”
“还是陈哥厉害又低调,连在《收获》上过稿了都不说,要不是李编亲自找上门来,我们都还要蒙在鼓里呢!”
“谁说不是呢?陈哥才是咱们中文系的领头羊,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碰瓷的。”
显然大家都以为李小琳上门找陈建工,是因为他最近在《收获》上过了稿,她这才主动上门拜访。
也不知道这回对方写出了什么样的高作,能够让对方如此重视。
至于李小琳,听着这帮人言语中对徐峰的轻视,心中莫名冒出几分火气。
虽然因为对方写死老三这件事,让李小琳有种给他寄刀片的冲动,但她对于这个作者,还是充满了好感的。
一方面是因为《山楂树之恋》文笔文风都太好了,足以看出对方的文学功底有多好。
另一方面是因为老三的滤镜,虽然理智上知道这只是一个小说人物,也许有原型,但那个人不一定是作者,也不一定有小说里描绘的那么好。
可李小琳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给徐峰套上这层滤镜。
瞧着大家愈演愈烈,陈建工忍不住出声说道。
“别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没必要因此议论什么。”
他也明白大家对徐峰有敌意,主要是因为上回编辑上门这事让他一下子在校园里出了个大风头。
当大家觉得自己实力比他强,而他却能出这个风头时,心里自然会有些嫉妒。
只是平时私底下讨论就算了,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此刻还有李小琳这个“外人”,再讲这些就显得有些难看了。
而且人家李小琳今天也不是因为什么稿子而上门拜访自己的,他自己清楚,最近自己哪有往《收获》上投稿。
也不知道她这回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就当陈建工准备出声问道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小琳却是开了口。
“其实我今天不是来找建工的,我是来找徐峰的,他最近给我们杂志投了一部小说,写得非常好,这期就会刊登上去。
我相信这部小说发布后,将会影响当下的文**流!它将会成为华夏文学发展史里标志性的作品!”
此言一出,编辑室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徐峰?《收获》?影响文**流?成为标志性作品?
这这这……
这不可能吧?
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