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专访 (第1/3页)
1979年,《人民日报》采取的是“四开六版”的形式,不过由于编码问题,文艺副刊所处的位置是第八版。
目前文艺副刊取名为《战地》,用的是大圣“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手迹,后续在大圣秘书胡秘书的提醒下,名字从“战地”变成了“大地”,然后一直沿用下来。
当然,这得是1983年的事了!
此刻《战地》的主编是袁英袁老,著名的散文家,曾经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井岗翠竹》便出自他手,94年的时候被移出去过,不过听说这两年又再次回归了。
对于徐峰这位目前文坛的新兴之秀,袁老也是颇为重视,于是这回专访,派出了以新闻速写和人物专访见长的陈柏声。
这位女记者来头可不小,年轻时候可是唯一一位乘机报道“揭幕大典”的记者,后续被大圣称赞为“人民的记者”。
由她来对徐峰进行专访,足以看出徐峰在袁老心中的份量。
此次采访的地点依旧是在北大教室里,徐峰先是在门口接到了对方,随后领着她进入北大校园。
今年53岁的陈柏声留着短发,头发夹杂着一些银白色,背着一个帆布包,穿着非常朴素,笑起来的时候特别有亲和力。
随行的男生姓吴,非常年轻,跟徐峰打招呼的多少有一些兴奋,估摸着是他的书迷。
在前往教室的路上,陈柏声已经跟徐峰围绕着北大开始洽谈了起来,她当年考进了西南联大中文系,后续复员至清华,按她的说法,那段时间没少往北大这块跑,因此对这里也很熟。
“实在是出人意料,北大今年居然出了你这么一位文学天才,哈哈不用急着自谦,二十岁能取得你这种成绩的,可没几个。
该年少轻狂的时候,可以年少轻狂一些嘛!”
陈柏声笑呵呵地说道,她之前采访的都是三钱这样的科学家,这回采访徐峰这样的年轻人算是少有的事,因此言语上也就放松了一些。
徐峰自谦的话到了嘴边,又重新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