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庭化同志,路走宽了…… (第1/3页)
1979年,《人民日报》副刊《战地》编辑部位于京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51号,在这办公,算得上是闹中取静。
当陈柏声带着小吴重新回到这里时,编辑部的同事们都瞧见了她那满脸的笑容。
大家都知道对方早上是去采访徐峰去了,只是不知道这采访过程中究竟是聊了什么?居然能让柏声姐笑得这么开心?
着实是令人好奇!
刚好袁老也在那指导工作,于是便开口问道。
“柏声,早上的采访还顺利吗?徐峰这个作家,人怎么样啊?”
陈柏声早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分享欲了,此刻被袁老这么一问,更是赶紧说道。
“小徐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优秀了,不仅有才华,性格也好。
我今天还从他那学来一句话,叫: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你们听听,这话说得多好,多有力量啊!
他还说了,现在二十岁的年轻人正面临一个生长痛的情况,可能会迷茫,找不到方向,但他还是鼓励他们要不断努力。
按我说,还得是年轻人懂年轻人,咱们这两个老古董,哪能像他这样说出‘生长痛’这个词来啊!”
陈柏声聊起徐峰,那叫一个赞不绝口,一旁拿着小本本的小吴则是把他当时那段解释的话重复了一遍。
“徐老师当时是这么说的:我知道在二十岁的这个年纪……”
听完两人的讲述后,《战地》编辑部里也是陷入了兴奋之中。
五十来岁的袁老更喜欢“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句口号,因为朗朗上口,还充满力量,最适合拿来宣传。
而编辑部的年轻人,却对徐峰的那番话大有感触。
他们觉得徐峰拿“生长痛”这个原本用于医学上的形容词,来形容年轻人这个时间段的迷茫心理,实在是太贴切了!
虽然他们目前入职于《战地》编辑部,比起其他同龄人,少了失业这份担忧。
但是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迷茫跟困惑。
毕竟这十年来时代的变化太大了,十年前大家还在那啥呢,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在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了。
身陷时代洪流里这帮年轻人,又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