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 华夏脊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章 华夏脊梁 (第3/3页)



    在当时技术被封锁的情况下,帮助华夏解决了遥感图像的几何失真难题,奠定了华夏遥感数字图像发展的几何校正基础。

    之后还是在这位陈老先生的领导下,华夏建立严格的卫星轨道-传感器姿态-地球椭球/地形表面-成像平面之间的统一数学模型。

    可以说现在华夏卫星遥感技术就是靠这位老人家做理论奠基的。

    如果说这些只是突破了他国的技术局封锁。接下来的贡献就开创性的。

    新世纪初,当时正值壮年的老先生突破性的解决了从混合光谱到真实信息的数学难题。

    带领团队做出了一个具备物理约束的非线性混合光谱解算模型,并解决了困扰遥感技术发展多年的病态问题稳定求解难题。

    这一过程中还直接推动了华夏遥感数据处理流程的数学化、模型化跟标准化。

    只是当乔源想要搜索老人家的论文时发现,陈老在新世纪的许多论文只有一个名字,内容根本就查不到,全被隐藏了。

    这也让乔源大概猜到了这位老院士没有拿到什么国际科学大奖,所以不太知名的原因。

    活生生把论文写成机密了,这还怎么去国际上评奖?

    当然这本来就是一种荣耀。

    所以陈老拿到了一个国内含金量最高的科技类奖项,没有之一的那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好吧,了解完陈老的生平,乔源突然明白为什么苏教授一直都不太受待见,但还是能在江大拿到副教授的职称了。

    更明白了陈老为什么能那么有底气了。

    网上还有更多老人家留下的句子。大都是老人家拿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留下的。

    虽然文章看的人不多,但起码记录了下来。

    “数学就是直觉!”

    “做基础数学研究,板凳要做十年冷!”

    “搞基础数学也得会翻译,当然这个翻译不是语言类的翻译,而是把前沿的数学理论翻译成工程师们能理解的具体方案跟建议!”

    看到这里,乔源深吸了口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