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师门情谊 (第1/3页)
谭景荣坐在书房里的电脑前,正在审阅学生上周提交的论文。
陈老所带的这一系继承了导师对论文严格要求的传统:格式规范、用词准确、证明过程清晰无误等,这些都是基本的要求。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能够说服审稿人的创新点。前述要求对于博士生来说做到并不算难。
但在数学创新方面,难度却与日俱增,尤其是理论数学领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么多年了,数学界轰动的大事就那么几件。
尤其是理论数学界。
基础智商已经非常成熟,想要创新大都是在已经有的理论跟数学技巧方面的细化。
精力投入极大,但往往收获极小。
至于那些经典数学难题,比如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除了庞加莱猜想,其他的依然困扰着全世界数学家。
大家都知道没有开发出更有效的数学工具,很难将这些问题继续向前推荐。
但大家依然孜孜不倦的在各大数学期刊上水着论文,这其中包含了一些数学名宿的团队。
所以看了两篇论文,谭景荣是不太满意的。但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自己是不是太严苛了……
只能在内心劝导自己,解决不了那些悬而未决的大问题,能开发个新的工具解决个小问题,也是对数学发展的推动嘛。
说不定自家学生某天祖坟冒烟了,论文里证明的定理,被某个大佬用到解决那些大问题上呢?
就好像当年安德鲁·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核心工具不就来自谷山-丰猜想?
只能说导师当久了,大都是懂得如何做自我心理安慰的。总不能让自家的学生一直延毕……
就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看到来电显示小师弟三个字,谭景荣本来是不想接的。
上个月老师的葬礼上,两人才争吵过,最后不欢而散。
不过想到苏志坚的性子,不是遇到什么大问题,肯定不会主动找他。
又考虑到刚刚故去的导师面子,谭景荣犹豫了片刻,还是拿起了电话,当然语气不会太好。
“喂,哪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