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年轻人的宏志 (第1/3页)
乔源其实没太理解苏志坚的一片苦心。
老苏在旁边说的兴致勃勃时,他满脑子都是下午思考的那些引理、定理跟公式。
跟寝室老大聊的时候貌似很简单,但其实要解决那一个个小问题难度也是极大的。
尤其是计算量巨大。
从数学意义上说,这是放弃了追求光滑性,主动引入噪声的必然结果。
但作为课题的研究者,乔源始终觉得这个弊端应该可以用数学手段来解决。
乔源觉得如果只为主动拥抱真实复杂性就对激增的计算复杂性完全视而不见,那就完全悖离了创建这一新理论的初衷。
之前乔源还真没考虑过这些。
但他在网络上看了陈老接受采访时那句话。
“搞基础数学也得会翻译,当然这个翻译不是语言类的翻译,而是把前沿的数学理论翻译成工程师们能理解的具体方案跟建议!”
乔源当真了。
所以如果他跟苏教授一起研究的理论无法克服这一问题,就根本没法给那些工程师们有效的建议。
不止因为庞大的计算量需要耗费的算力是惊人的。
更因为数学理论向计算复杂度的提升,本就会增加非数学工作者的理解难度。
只有能让更多的人能看懂的数学才是优美的。
就好像被评价为上帝创造的公式——欧拉恒等式:e^iπ+1=0。
乔源觉得只要接触过数学,就是傻子都能一眼看懂。
所以他觉得未来真的可以推出这个理论时,不需要他过多的解释大家便都能理解其中的价值。
用数学术语就是,他不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希望能构建一个从抽象层次与实现层次的通道。
这就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尤其是主动思考复杂度控制。
乔源甚至都不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但他的思想已经朝着世界顶尖的数学家靠拢了。
……
“乔源,我刚跟你说那么多,你听进去没?”
“嗯,你在介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