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醉录》 (第3/3页)
,巡营见子羽独坐箭楼,以笔蘸月光画影于旗杆。俄而北风卷沙,沙粒凝作万千金甲兵,敌营自乱溃退。将军急返箭楼,惟见旗杆留诗:“秃笔扫狼烟,丹心铸剑魂。”翌日士兵掘得残图,所绘山川险要,竟与三百里外阴山古道全然吻合。
(第十章:玉崩)
三月三蟠桃会,茅山道士开坛请仙。法坛忽现七彩祥云,云中隐约琼楼玉宇。道士正自得意,子羽突现坛前,以碎瓷划破指尖,血珠弹向云中仙宫。但闻琉璃碎玉之声,云散处唯见破庙残垣。道士怒斥:“坏我法事!”子羽指天大笑:“真仙界岂要凡烟熏?”言罢倒地,怀中滚出玉玺,正是前朝失踪之和氏璧。
(第十一章:镜影)
新科状元游街,仪仗经过乌衣巷。忽有顽童掷石碎銮驾明镜,镜中竟映出状元十年前科场舞弊场景。御史台介入查证,子羽于茶楼抚掌:“镜灵醒矣!”店主惊问其故,答曰:“此镜乃魏征斩龙剑炉所化,最见不得虚伪。”是夜御史府收到匿名诉状,墨迹遇水显形,正是当年被替换的考卷真迹。满城风雨时,子羽在秦淮河画舫酣睡,舷窗悬着半面破镜。
(第十二章:香夭)
清明细雨,皇陵忽生异香,守陵军士皆醉卧花丛。钦天监奏称“王气外泄”,密查得子羽在陵前柏树下烧诗稿。禁军统领擒之问罪,子羽笑指青烟:“此乃昭陵六骏思故主。”烟尘散作战马形状,踏夜西去。是夜西域八百里加急:敦煌壁画天马夜嘶,蹄印深陷石壁三寸。
(第十三章:烛魂)
钱塘潮汛失常,观潮亭现无字碑。子羽携百斤巨烛登碑趺坐,烛泪淌落处碑文自现,竟是禹王治水密咒。官府依碑文重理海塘,潮患遂平。是夜有人见子羽立潮头与白衣人对酌,问之答曰:“此钱塘君谢我续写《水经》。”天明得酒壶于江滩,壶底刻“大唐李淳风制”。
(第十四章:尾声)
永和十年冬至,寒山寺老僧圆寂。弟子整理遗物,得《大醉录》全卷。末页有朱批小字:“陆子羽者,文曲星堕尘,以天地为纸,运造化作墨。其大醉非关曲糵,乃与古今魂魄共酬唱。”是夜姑苏大雪,更夫见子羽赤脚行于太湖冰面,每一步皆绽墨色莲花。忽化青烟散去,冰上留诗半联:
大醉无须酒,妙思可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