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着急结婚? (第2/3页)
无奈,冯翠莲把话接了过来,
“能学到手的是本事,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了,下来也好,省钱,回来上工,踏踏实实的赚工分,起码有个毕业证,识字,出门也不怕闹笑话,以后万一赶上好时候,碰上个招工啥的,也能敢去试试。”
林慧珍,是不大信的,谁家当妈的不希望孩子好,尤其是长松,这么多年都上了,眼瞅着再熬过两年就能考大学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大嫂就愿意?
“那上了这么多年学,回来和老农民一样在家种地,这不是白学了吗?”
“那有啥白学不白学的,就说桃桃,要是真的一个字不识,这回能大老远的一个人回来吗?学都学了,早晚有用到的时候,不然为啥要整那个扫盲班,让咱们这些人也跟着认字?
长生说,书里都是好东西,就是他现在学的那些,都是越学越觉着不够,知道的太少了,有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就像这苞米,公社发了种子,咱们就种,上肥,除草,秋天一收,一年就完事了,忙了一年能收多少,减不减产,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去年减产四五成,咱们也没招儿。
他说人家大学里头有人专门研究种地呢,就研究这不一样的种子,结出来的苞米棒子是不是不一样,还有啥,苞米挨着黄豆,土豆还有窝瓜,还有啥的,说这么种,苞米和黄豆啥的也都能长得更好。
他说这都是有,叫啥,啊,对,科学依据的。”
最后总结一句,
“钱没有白花的,这学也没有白上的,要不在早,那大户人家咋都从小就给孩子启蒙?”
没问到想要的答案,林慧珍也无话反驳,只能低声嘟囔,
“你当然觉得好了,一直上学,是三房一直占便宜。”
知道这个妯娌是个爱算计的,冯翠莲几个互相看看,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直接跳到了半个多月之后的秋收,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家了。
只是没想到,一到家就是一个大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