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势在人为 (第2/3页)
能抗衡的?
别的不说,在这次朝廷和北都的对抗之中,依附在北都的大家族,又有多少?只靠楚天一人,或者只靠楚家一个家族,就想查出自己父兄身死背后的秘密,为他们报仇,那是想也别想的事。
若是强行为之,只怕到时候将整个楚家赔上,也动不了那燕王一丝一毫。
那么,自己应该如何是好?
对于这点,聪明无比的楚天,自然已经从和楚建平堂叔的一番对话之中,把握出了一个大致脉络的所在。
依着楚建平堂叔的指导,楚天已然知道,此番即便强如朝廷之力量,却也不得不和北都,在那“势”上,进行争夺。
何谓“势”?
分为“大势”和“小势”。
朝廷占“大势”,“大势”指的便是站在道义,正统,伦理的立场上,所掌握的民心取向等问题。
相比朝廷,北都输了“大势”,却是不输“小势”,所谓“小势”就是在掌握的真正实力上,他们和朝廷相差并不多。
燕王手中百万边军,四个行省,更有其他七大藩王之助,这就是北都的“小势”。
此刻,朝廷不想动那北都的燕王,只因朝廷觉得,即便是“大势”掌握在朝廷这边,在“小势”之上,北都确实丝毫不差朝廷。
而那北都,于“小势”上不差朝廷多少,但是依旧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叛,也正是因为,朝廷掌握着“大势”。
但是,“大势”和“小势”之间,也是会互相转化的。
此时,便是朝廷想要将那“大势”化为“优势”,取得对北都的全面压倒之“势”。
而那北都,则无时不刻想着,要把这“小势”变得更强,进而能获得“大势”,所以更是诸多手段无所不用,全力对朝廷进行渗透和拉拢。
这便是朝廷和北都在互相争夺的“势”。
在这场争夺战中,朝廷最近采取礼部尚书方孝孺大人的方案。四处出击。拉拢各大藩王,却不正是为了削去那北都赖以依仗的“小势”?
在这北都和朝廷的对抗之中,削弱对手一分,便是强大自己一分。
等到其中一方却得明显的优势之后,想必,那就是全面军事对抗的开始。
对于掌握了大明王朝正统的朝廷来说,这次北都必然发动反‘乱’,这是确凿无比之事了,而且痛苦之处便是在于,不管朝廷最终是否取胜。对于整个大明王朝而言,必然是个两败俱伤惨胜。
但是,虽然朝廷不想走上这条道路,但是却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
这也正是朝廷目前占着“大势”。而且并不输“小势”的情况之下,不敢武力剿灭叛‘乱’,只希望能化“大势”为“优势”的主要原因。
外有漠北妖族,南蛮妖族虎视眈眈,还有那东北游牧民族强势崛起,如此巨大的内‘乱’,朝廷伤不起啊。
朝廷只想将这北都叛‘乱’的影响,削弱到最低程度。
同样,从楚建平堂叔那里,楚天也是了解到。燕王对于朝廷的渗透,无时不刻不在进行,这种渗透,同样还包括对大明王朝的地方势力的渗透。
朝廷和北都各自不遗余力,无非就是为了互相转换这个“势”,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能有优势。
那一刻,楚天终于懂了,就如北都燕王上次派人潜伏到远南,打着拉拢西‘门’家和陆家的主意,用以牵制打压楚家。看似只是在江湖中的一番争夺,是**的一件小事,其实便是包括在那北都和朝廷的“大势”,“小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