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秀才投军 (第1/3页)
从徐世业回到黎阳后正式报道、参加点卯的隔日起,其麾下的虎翼营加紧练兵准备出征、以及招募新兵的事务也就紧锣密鼓的正式开始了。
在虎翼营副将刘黑闼的主持下,由营中有限的几名文职书记来担纲的几个招募点、分别在黎阳城内开始了正式的招募军卒。为了配合虎翼营的招募新兵,黎阳官衙的属吏秉承着总管徐世绩的谕令、以总管徐世绩的名义,还分别在黎阳的城内、城外张贴了招募新兵的告示公布于众。
其实,在这个天下烽烟四起的乱世,也不必在讲什么‘自南北朝以来中原一直就是在实行着府兵制、随时可以按照朝廷的谕令招募或遣散’、‘随时的募兵本就是数百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平民百姓潜意识中可以接受’;仅就中原大地的平民百姓因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来说,只要能给一口饭吃,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的想招募到多少军卒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世事就是这样的怪异!越是烽烟四起、战乱不断的年代,还就越不缺兵员。这,也许同样也是人口如蚁的汉民族的一大特点吧?
不过,在民族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脑筋一时转不过弯儿来、跑到富庶之地去希冀招募到一些身体更为强壮的兵卒、却违拗了‘人性趋安’这个特点、最后弄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傻帽儿’人物!而这个人物,就是奸诈、狠辣一时无两的一代枭雄曹操、曹孟德!由此也可见,无论是如何雄霸一时的风云人物,亦需要经验和阅历在时间上的积淀。
东汉末年,也就是在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前,参与到讨董阵营之中的曹操,为了尽快的聚集到强大的实力,在家乡陈留竖起大旗招兵买马的同时,亦不知哪根筋错了位?竟然异想天开的派夏侯惇携带重金前往相对富庶、安定的扬州去招兵。
夏侯惇这位‘活大爷’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花光了携带着的所有钱财,好算才从扬州招募到了三千多兵丁起程赶往陈留前去会合曹操。
然而,夏侯惇率领着这些招募到的兵丁北上尚未到达汝南,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这些招募到的兵丁却举行了集体的哗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