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长平战略 (第2/3页)
氏二县。
同样,历史渊源久远的长平,并不仅仅是曾经发生过惨剧人寰的‘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凄楚往事,亦曾经是汉代的一代抗胡名将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侯国’获封地。所谓河东卫氏,其实就是家族落籍长平的卫青后裔(蔡文姬的首嫁夫家)。由此,亦可看出长平在晋、汉时期则一直就是在河东郡的治下。
对大汉帝国、乃至整个汉民族功勋彪炳的卫青,曾经被汉武帝敕封为‘长平侯’、食邑二万二百户,是绝对超级的‘万户侯’。这较之汉时的一般的彻侯仅食邑几百、关内侯尚无食邑则有着天壤之别,由此亦可见卫青的军功之委。
班固就曾经这样的盛赞卫青和霍去病: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骠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班固的诗中前半阙赞誉的是卫青的军功,后半阙赞誉的是霍去病的军功。
大业十年,反隋义军的大豪帅司马长安,率所部一举攻占了长平郡,并长期的据以为基。然而,像司马长安一样、这些在天下各地不断崛起的反隋义军首领,却因根本就无较长远的战略眼光,均是秉承着占一地、抢一地的原则,不知道如何的去治理地方、修养民生,自然也就会把所占之地给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司马长安所部占领长平以后,经过了一番刮地三尺的掠夺,同样也弄得长平郡周边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惨况。在这同时,因内部的权力争夺,大豪帅司马长安与其所部后期崛起的将领李士才之间还产生了龌龊、摩擦。经过了一番就恍若东汉末年‘李、郭闹长安’一样的相互争竞、大打出手之后,反而是少壮派的李士才占据了上风。
目前,原本是全军主帅的司马长安,反而被拥护李士才的部曲驱赶出了长平郡,率领着尚忠于他的麾下部曲暂驻扎在长平郡所属的玄氏县。而李士才,现在则俨然的是以大豪帅自居,堂而皇之的率领着拥护他的部曲占据着长平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