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迫在眉睫 (第1/3页)
在全军沿着河内郡的外围进行荡涤的快速进军中,司马长安所部剩余的几百残兵及司马长安本人,自然是也在不得不随军而行。现在的徐世业,心里都有些感到后悔当初费了那么多的口舌、说服司马长安率残部前往黎阳托庇于兄长徐世绩的麾下。
现在,河内郡的军事主官郡尉张公谨率数千精悍郡兵、遥遥的坠在全军的后面百余里左右,就算是给司马长安一个‘天大的胆子’,本就有着欺软怕硬、色厉内荏秉性的司马长安,也不会脱离全军大队的翼护、独自率领着这几百残兵再去返回长平。
经过月余时间‘浅尝则止’式的对河内郡境内的稍进即出、迂回侧击的不断骚扰,现在的徐世业率领着所部已经堪称是‘满载而归’的脱离了河内郡的境内、进入了他自己的控制区域:汲郡境内。
此时徐世业回想起来,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传令由丘孝刚从汲郡率军押送粮草送到军前这项安排,实际上与后期的战术变更已经多有不符,俨然是已经变成了‘脱裤子放屁、倒费二遍事’的多此一举。
费劲巴力的丘孝刚把粮草押运来,唯一给徐世业所部带来的方便乃是:在搬运河内郡几个县城的仓廪、库藏时,也只是让徐世业少费了一些心的去募集更多的必备车辆而已。现在,就连在长平加紧赶制、作为车兵征战时所专用的战车,也被临时改当成了运输工具来使用。至于好不好用?可想而知,实际上是‘一个不抵仨’的根本就不适用的、只能是对付着使用。
不难想象,徐世业所部这路‘瘟神’撤出了河内郡的境内,恍若扮演‘驱鬼者’角色的张公谨所统率的河内郡郡兵精锐,自然也就像‘万事大吉’了一样的适可而止。
越界征战,张公谨同样也是有心无力。不仅仅是河内郡的郡兵实力并没有达到出河内郡辖区攻击徐世业所部的条件,即使张公谨手中能够拥有可以一战的实力,他也需要向河内郡的主官太守予以请示、甚至还必须要申报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或是江都的隋庭临时朝廷。
故而,徐世业此次宛若‘从长平始、至汲郡止的半环绕河内郡的大游行’,也就以毫不吝惜的牺牲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