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终遭忌惮 (第2/3页)
重要智囊和将领,就在魏郡府衙的后堂摆宴接待了他们的年轻‘首脑’徐世业……。
席间,徐世业也相应的同李靖、窦琮及盛彦师议论了一些军中之事、听窦琮描述了一番当时诈取魏郡时千钧一发的惊险……。当然,窦琮在语言上也要相应避讳的、给太守崔世高留些颜面。
同样也是为了避免太守崔世高的尴尬、给崔世高留有颜面,徐世业至始至终也并没有去探寻崔世高重新出山理政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房玄龄、杜如晦等能够把身为中原第一望族崔氏的嫡系后裔崔世高给挽留住,徐世业就已经万分的知足了!通过崔世高的从中斡旋,徐世业想要得到崔氏在河北的襄助也会容易上许多。
故而,在席间徐世业也尽可能的对崔世高加以了笼络、安抚。
同时,徐世业也曾公私兼顾的提到‘李靖所部的中军主力应该开赴邯郸、留盛彦师的车营暂住魏郡即可’。然而,李靖却言:待徐世业从邯郸返回后,其所部再随徐世业一同开赴邯郸。其意,同样也是同房玄龄和杜如晦相似,含意颇深。
酒,既有着发泄胸中的抑郁、进而又有着缓解心头笼罩着的阴霾功效。‘主从’尽欢、开怀畅饮间,徐世业虽然并没有喝得酩酊大醉,但亦早早的就进入半醉半醒的状态,他亦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搀扶进了一间府衙后面的客房、进入了梦乡……。
隔日晨起继续上路的徐世业,身旁马上自然是多出来了一文一武的房玄龄和窦琮,身后的随行护卫铁骑亦增加到了百名以上。
徐世业因考虑到房玄龄的年龄已近四旬(虚岁三十九),古人还相对衰老得过早,为了避免房玄龄随他一路疾奔的过分劳累,虽然他心急想知道‘兄长徐世绩并没有附信说明情况、却这样急迫的催他返回黎阳一趟’的原因,但他还是坚持途中留宿了一宿,把魏郡到黎阳的百余里路程,均称了两天来赶。在隔日的午前,徐世业一行才堪堪的赶到了黎阳……。
入城后直奔黎阳官衙,不等通报就身后跟着房玄龄和窦琮直接进入、大步迈进了官衙后堂的徐世业,迎面望到身处于后堂内的徐世绩和郭孝恪一脸严霜的表情,就预感到可能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