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所适从 (第2/3页)
人心的考虑,尚有可能对弘德将军网开一面的从轻处之。
总寨之意,按玄龄估测,其中可能亦不乏是抱有着在试探大总管之心的目的。而大总管的亲自前往,则无疑是在向总寨表明:兄弟私情重于公心。如此,则会更加的会处使总寨某些人猜忌之心的加重,甚至总寨都有可能会做出‘以大总管之身来要挟弘德将军’的事,产生总寨欲把大总管和弘德将军同时加以除去的严重后果。
非是玄龄在恭维弘德将军。以弘德将军的为人和心智,如果大总管之身受到威胁,弘德将军必然会义无反顾的慨然而往。
其一,则是源于大总管与弘德将军的兄弟情深,此已经不用玄龄多做赘言。其二,弘德将军即使是为了不使声名受污、维护住自身的节操,亦不会表现出任何胆怯之心的畏首畏尾、不思前往。
以玄龄观之,如弘德将军这等年轻之人、却又有着弘德将军这等心胸和才智者,在当世乃是玄龄此生所仅见。大总管与弘德将军未来之功业,玄龄已经不敢妄自的估测。
故而,大总管和弘德将军其中之任何一人,均乃是重逾千斤。决不可在此等关头把自身‘送上门去任人宰割’的前往总寨!”
为了能够把论据说得更加的充分,房玄龄的话语中都有些顾此失彼的说出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比如:在徐世绩和郭孝恪面前渲染徐世业的能力等。
“这些嫉贤妒能之辈!自身滞留在虎牢关之下一无进取的空耗粮饷、折损军卒不说,却尚有心胡乱指手画脚的约束他人。真真是连一些‘三绺梳头、两截穿衣’的妇人亦不如!”因听出来了房玄龄话语中的某些漏洞、却又不好开口阻止的徐世业,在房玄龄说完后马上就显得怒气冲冲的谩骂出口。这其中,他也是不乏怀有着转移室内他人注意力的心思。
“哦,房先生之言孝恪亦早有同感。既然如此,大总管还莫不如立下决心,我等自立名号又有何惧哉?”之前肯定是在想不出来其他解决办法的情况下,郭孝恪早就已经提出来了这种建议。故而,此时他借着房玄龄的分析和徐世业的义愤填膺,又适时的予以旧话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