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所畏之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所畏之人 (第2/3页)

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至于元宝藏这个人,留任也可、推荐向瓦岗总寨也可,徐世业并没有想要把比较愿意‘攀高枝儿’的元宝藏一定收为属下的想法。因而,徐世业也并非是对元宝藏有什么‘腻歪’的想法。

    然而,武阳郡还真就有一位令徐世业感到有些‘腻歪’的人。而这个人,可能除了李世民以外,在后世的知名度当属这个时期的名人第二,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当排名‘谏臣第一人’的魏征、魏玄成。而身为直颜强项的谏臣,魏征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得以善终、并能够在生前和死后均拥有着崇高的声誉和地位的谏臣。

    在原历史‘李唐’的凌烟阁之上,魏征亦以郑国公的爵位高居于第四位、位居于‘李唐’的两位开国名相杜如晦和房玄龄之间。而凌烟阁的前两位,则分别是皇亲、李世民的舅舅赵国公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堂兄河间王李孝恭。由此,亦可见魏征在‘李唐’立国之后的地位之高。

    而目前的魏征,则正在以幕宾的身份跟随在武阳郡丞元宝藏的身边。算算年龄,北周大象三年出生的魏征,现在应该已经是三十七岁。已近不惑之年却还在寄人篱下,‘臭嘴’一个的他以往肯定也是仕途极其的不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原历史李世民这句名言中的‘人’,就是指的现在还只是元宝藏府内一名闲散幕宾的魏征。

    事实上,也并非是徐世业在为人和能力上对魏征这个人有什么非议,他反而是还对原历史魏征的刚正和无私抱有着很高的敬意;特别是在能力上,更是感觉十分的叹服。

    所谓言多有失。而身为谏臣的魏征能够保证做到生前、身后均享受着无比的荣耀,除了原历史作为帝王的李世民相对比较开明的原因以外,其实往深层次分析,魏征在人性的窥视、进而在‘度’的把握上绝对是有着很高的造诣。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身为谏臣者就如站在危崖边缘,随时都会有因言语伤及帝王及同僚、惹来帝王的震怒或是同僚的进谗而被刮起的狂风骤雨给吹落危崖的可能。往昔、乃至后世的某些谏臣,经常是自命不凡的迎风挺立,早早晚晚难免会被狂风骤雨给吹得失足跌落危崖。而魏征则不然,他是坐在、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