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抢先下手 (第1/3页)
隋末河北烽烟四起的乱局,时至今日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之久。从自称‘知世郎’、盘踞在长白山、以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首倡起事的王薄始,相继崛起的大大小小反隋豪强不下数十股、近百股。
说来也奇怪!世人均言‘出头的椽子先烂’。
可是,直到目前为止,河北先后经过了隋庭悍将张须陀、杨义臣、王世充等的相继清剿和荡涤,使得大部分河北的反隋豪强不是被擒、就是殒命。
再加上徐世业一下子就兼并、荡平了王德仁、张升、李文相三股。目前,除了原来也并不是某一支反隋豪情最高首领的窦建德以外,河北也就仅存盘踞在恒山郡附近的魏刀儿(历山飞)、赵万海、郗士陵等有数、不太成气候的几小股,剩余的如王子英、翟松柏、甄宝车、亦包括高开道等,不是盘踞在极北的幽燕大地,就是盘踞在东隅的齐鲁大地,并未流窜至河北。
可这位首倡起事的王薄,虽然也经过了数次的一败再败,现在就连与他联袂起事的孟让也不知道被王世充给打得逃到哪里去了,但他却一直就大难不死、不离长白山附近的活跃在黄河两岸。这也许就是应了那句话:老鲶鱼难抓,油滑得入手即脱。
稍解释一下:王薄起事的长白山乃是现山东境内的长白山,而非是东北的长白山。王薄所作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中的‘无向辽东浪死’,乃是说的‘不要去辽东客死他乡’之意。王薄起事之时,正当是杨广征兵、征夫征讨高丽之时,王薄是借此来作为聚众起事的宣传口号、蛊惑人心。
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因杨义臣、王世充相继在河北接踵而至的清剿和荡涤,使得包括隋末两大反隋豪强巨擘高士达、张金称在内的诸路反隋豪强相继覆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杨义臣给‘一勺烩’了),再加上已经聚众十几万的杨义臣部曲被遣散,进而也就使得在河北大地上失去了依托的散兵游勇随处皆是、开始四处流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