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 (第2/3页)
实行的是‘府兵制’,各个郡府并没有常设的郡兵,只能是在面临到战事时才能向朝廷上奏予以招募。而河北的情况,几年来却又是天天有警、日日闻贼。
因而,在朝廷还不允许郡府长期拥有郡兵的情况下,武安郡太守齐善行为了能够最低限度的保住军政中心的郡城和县城、做到闭关自守,就采取了给郡城、县城内的百姓按户分发兵刃的办法,有警则召唤百姓拿起兵刃群起上城抵御,无警则把兵刃存于百姓家中。
就是因为齐善行采取了的这种恍若‘全民借兵’、‘闭关自保’的消极办法,才使得武安郡郡城、及所属的县城几年来免遭了各路反隋豪强的涂炭。
可想而知,无论是郡城还是县城,城破之后难免都会玉石俱焚,最先遭殃的也必然是平民百姓;何况各路反隋豪强还本就是以烧杀抢掠为乐的本性。即使是图穷四壁寻常平民百姓,也并不会愿意让可以遮蔽风雨的残破茅屋被一把火化为灰烬;就更别说稍为殷实的富户了!
因而,为寻求自保、免遭涂炭,郡城、县城内的平民百姓对太守齐善行的安排均是十分的拥护、并踊跃的参与,面临到有反隋豪强前来攻城之时,城内的的平民百姓均能够毫不迟疑的拿起兵刃上到城头参与守城、保卫家园……。
自然,曾经有几次武安君城受到反隋豪强围攻之时,已近‘知命’之年的齐善行,亦不避弓矢、刀剑的亲自上城来指挥守城。虽然身体羸弱、并不太懂军略的齐善行的指挥能力令人不敢恭维,但就仅仅他能够亲自现身在城头之上,其实就已经对守住城池起到了莫大的鼓舞作用。
任何事都是一样,只要坚定不移的依照最终目标精心的去做,无论做得是简单、还是繁琐,是高明、还是粗陋,都会在做的过程中会逐渐的更为趋于完善、合理。
武安郡太守齐善行宛若组建‘民兵’一样的所采取的这个守护地方的‘笨办法’,在最初郡城受到反隋豪强的攻打时,因大部分守城之人均是一些临时组织起来、拿起刀枪的百姓,指挥、调度起来自然是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