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坐以论道 (第3/3页)
孝和先生请恕弘德言语无忌!如今我瓦岗之辉煌,如那位魏公在不知收敛,则境况就必如濒死之人之‘回光返照’,也只能是如过眼烟云也似的‘昙花一现’而已……。”
让徐世业一番‘大泼冷水’的言辞,说得柴孝和脸上瞬间就出现了黯然的神色。李密的逾渐独断跋扈、不可一世,甚至生出‘藐视天下人’的心态,作为李密亲信、且才智不凡的柴孝和,安能不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之所以柴孝和对徐世业的话同样也是信服无疑,自然还是因惯性思维所致。而徐世业之所以说出这一番话,实际上则是不想在因自身的参与而使得原历史的轨迹进一步的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进而让自身完全失去了对天下大局走向的掌控。而对于那位徐世业至今尚悭吝一面的李密,其色厉内荏的本质徐世业则已经是完全的看透。
“将军此言是否、是否显得太过颓丧尔?将军可知,现今由东都洛阳往东之地,已经尽属我瓦岗。孝和临行前闻之,扼守虎牢之隋庭招讨大使裴仁基所部亦不知退往何方。如今我瓦岗,已了无任何后……。”虽然感觉徐世业的论调大有可能、但却发自于内心不愿意相信的柴孝和,忍不住尽量以事实来对徐世业加以反驳。
然而,柴孝和的‘引经据典’,却出乎于意料之外的惹来了以往一贯表现得沉着异常的徐世业莫大的反应。尚未等到柴孝和把话说完,徐世业已经在座位上猛然的站起了身、两眼紧盯着柴孝和、甚至声音都显得有些走音惊喜的高声问到:“孝和先生所言确否?可知裴仁基所部迁往何方?”
“孝和以往何曾谎骗过将军?据闻恍若有北渡黄河的踪迹……。”又是没等到柴孝和说完,徐世业忍不住已经兴奋地大笑出声:“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孝和先生此言,才是给弘德所带来的莫大惊喜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