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百密一疏 (第2/3页)
的功效也已经完全的失去。
而战况最为不堪者,却是因有着连绵起伏的丘陵作为屏障、本来以为万无一失的后营。此时的营盘后半营才是彻底的厮杀得‘乱成了一锅粥’,而被对方所零星引燃的本方军帐、辎重等,实际上也是处于营盘的后半营。
此时在营盘的后半营之中,双方已经完全的绞杀在一处,双方犬牙交错、你来我往的拼命搏杀中,均是在用鲜活的生命、狂喷的热血作为填充来诠释着战争的残酷与冷血。
而登临土丘顶端后令徐世业感到最为震惊的则是:从七长八短的服饰上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乃是窦建德所部、或是其同盟军的来袭者,对方在营盘后营发起攻击的方向,竟然是从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自上而下而来?由此,亦可判断出:对手竟然是翻越过连绵起伏的丘陵而发起的偷袭!
对手占尽地利方位优势的居高临下,而后营又是营盘防守最薄弱的环节。可以想见,在对手出奇不意从背后突然发动袭击的情况下,营盘中的将佐、军卒,当时陡然间是何等的手忙脚乱!
徐世业的震惊,实际上还不仅如此……。
此时遭受到了前后夹击的营盘之中,正面因有精擅车战的盛彦师在统筹调度、指挥,目前双方打成僵持的局面,实际上已经是在徐世业想象之中的最保守估测。
然而,后营虽然是在突然遭到偷袭的情况下,但有素来沉稳多智的凌敬坐镇,却打成了目前的这种仿佛‘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对方还尚在不断的向内压缩的局面,却令徐世业大为震惊。
对方的不断向内压缩,必然会牵扯到营盘正面对抗双方的注意力、影响到本方军卒的士气。如果不及时的扭转后营的被动局面,尽快的实施反击、把背后之敌清除,则不可避免的就会使局面整体失控、造成败势已成的不堪结果。
事实上,任何一场征战的交战双方,在态势已成的情况下,也并不是完全就可以用双方军力的数量、实力的对比就可以决定攻守双方所处局面的优劣的。目前徐世业所部营盘中的情况,就完全的验证了这一点。
现在已经具有了冷兵器时代丰富征战经验的徐世业,其实登临到土丘顶端那一刻起,一眼就已经基本上估测出了对本方营盘发起攻击的对手的大致数量。正面、捎带两翼发起猛烈攻击的对方军卒数量,按徐世杰的粗略估计大约有万余;而从后营的丘陵地带俯冲而下发起偷袭的对方军卒数量,则大约有四、五千的样子。
从数量对比上来说,发起从背后偷袭、及正面主攻的对手的军力数量,实际上也就是徐世业所部军力的一半左右。而整体军力数量占有绝对劣势的对手,却由于战术运用得合理、指挥调度得当,反而把徐世业所部给打了个手忙脚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