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开局之初 (第2/3页)
原因。
对信都城的城外自然状况进行了一番探查之后,徐世业回到营盘后马上也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自然,率百骑又去信都城下闹腾了一番的雄阔海,仍然是因‘喊破了嗓子城内依然无动于衷’而垂头丧气的归了营。
从隔日起,在凌敬的主持下,就又像当初从黎阳出兵攻打汲郡一样,军卒们开始了大肆的砍伐木材运抵营中,不分昼夜、如热火朝天的打造起了攻城器械……。
因军中尚有当初的部分老兵,且因军旅规模的扩大,擅长制作各种器具的工匠也更易于选拔。故而,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徐世业去亲临指导,而且打造的进度也熟练、快速了许多。
几日的时光过去,首先集中打造的墙车就已经基本上足够初期的使用数量。而且,在这几天的过程中,各种掘土、运土、取水、运水等器具也大致准备齐全。
在这种没有机械动力、各种劳作均靠人力和畜力的时代,其实行军征战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然的条件。好在现在虽然是在冬季,但取水的条件却十分的便利。信都城与清河城有一样极其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信都城距离漳水的西支流较之清河还要近,仅仅相距十几里。而在冬季,想要堆土筑台,水则乃是最佳的粘合剂。就仅这一项来说,反而比夏季还要便利了许多。而且还不用夯就,堆上土、浇上水就基本上完事大吉了!
‘取土筑台’说起来容易,但具体实施起来,却还是要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
已经回归军中的王德仁,也许是对‘鼓捣’土石有所偏爱?其实他也挺擅长。这次,又是他主动请缨前去组织和指挥既费力、又麻烦的取水、取土、筑台等事宜。
其余众将佐最不愿意去干的事已经有王德仁首先抢着去干,其余的辅助事项就好安排了:
杨善会、张升率数千步卒推进到筑台之处(信都城西北)的两翼,但要驻足于弓矢堪及的百步开外。
雄阔海率一千铁骑游弋于步卒大队的后翼,万一信都城内出城突袭,雄阔海的铁骑就要首先从后翼冲出、接战,为步卒大队赢得列阵应战的时间。
最后则是由凌敬和盛彦师所统一率领的车营,其中亦包括新赶制出来的墙车。当然,车营主要还是由盛彦师来指挥、调度,凌敬前往也只是居中调度全局而已。
……。
清晨被过后,被大军压城的信都城西城、北城上负责当值守卫的窦建德部军卒同时发现:信都城的西北方向、相距信都城百步之内的高坡顶端,出现了徐世业所部的军卒。在军卒逐渐增多的同时,一面面达大两、三丈高的移动宽幅大木板被推了上来,大致被推到了高坡顶端信都城一面的边缘……。
因高坡的顶端本就是在信都城弓矢的覆盖范围之内。故而,很快信都城的西城和北城上就同时聚集上来了密密麻麻的弓箭兵。伴随着高坡顶端的徐世业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