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忧喜皆存 (第2/3页)
经显而易见,既有可能造成徐是两兄弟的分道扬镳,又有可能惹来瓦岗大军的攻击。自然,拥立兄长徐世绩同样也存在着这个弊端、甚至还要更大。目前两兄弟的势力范围和部曲,八成以上都是徐世业所开创和拥有。拥立兄长徐世绩,会惹来统率着八成军力的徐世业嫡系将佐的抵触已属必然。
拥立杨集,倒是可以暂时的杜绝‘祸起萧墙’的情况发生,甚至还会最大限度的消饵李密的怒火、减少惹来瓦岗大军攻击的可能性。甚至,还可以对招揽到隋庭旧部及重吏大为有利。但问题是:代王杨侑乃是杨集的遗腹子。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内部的稳定,徐世业就必须要想办法、显得极其大公无私的在杨侑遇险时从长安救出杨侑。
杨侑必然会因‘太原李氏’的强势崛起而遇险别人不知道,可是徐世业却是心知肚明。他所担心的,也并不是救出杨侑的难度,而是救出杨侑以后所必然存在的未来隐忧。有比他还要小上五、六岁的杨侑存在,无疑将是目前已经是鱼目混珠的徐氏两兄弟的内部潜在隐患。杨集有传承的子嗣,安能还轮到他徐世业?
血脉传承,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除非徐世业最终还需演绎出一场‘篡位自立’。如果徐世业最后‘篡位自立’,内部‘各侍其主’的隐患就必然十分的巨大。徐氏两兄弟不是李渊,根本就没有那么丰厚的家族世袭人脉和底蕴,依靠的也仅仅是徐世业多智的头脑和徐世绩沉稳的做派而已。
一切的一切,宛如一团乱麻,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因雄阔海因关切而无意间的劝解,反而惹起了徐世业更重浓重的无边愁绪……。
“好了、好了!今日且言今日事,不言明日徒劳心。海兄就少说一些吧!”既像是阻止雄阔海、又像是自吐心声的徐世业,表情上显得十分无奈的连连摇头。
……。
驻军信都十几天过去了。在信都展开大肆练兵的徐世业,也先后收到了李靖率部进展情况的禀报和薛世雄答应出兵的回复信函。
薛世雄所派来的信使,原来计划乃是要赶奔清河。可是信使途径信都之时,却从旗号上发现信都竟然也已经归属于了徐世业所部,因而也就直接把信函投递到信都府衙。
现在,终于让心情感到十分烦躁的徐世业,得到了一个可以稍稍缓解一下心情的好消息!
薛世雄能够派儿子率幽燕铁骑前来相助自己、更确切的说乃是前来相助杨集,其意义必将是影响十分深远,毫无置疑乃是为徐世业以后必将要与‘李唐’所爆发的强力对抗增添上一个重要筹码。当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薛世雄这么快就答复、并派儿子率军前来,确实是令徐世业感到有些意外,也令徐世业更加的看到了杨集的重要性。
自然,这件事,也使得徐世业对最终所要确定自立旗号时的归属,更加的倾向于杨集,那就是重新恢复杨集‘大隋卫王’的爵位。别人都可以这个王那个王、这个公那个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