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幽冥奈何 (第2/3页)
部的追击,倒是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李靖所部本就是处于河间郡城之南,如果行动迅速的情况下,几乎是完全可以采取最近的直线行军,堵住从河间郡城撤离的那一路窦建德部的部曲,也就是由曹湛率领的那一路。
再加上无论是从河间、还是从乐寿(应该是由董康买所率领)撤离的这两路,军中还携带着大量的粮秣、军资等,行军必然迟缓,即使是从乐寿撤离的那一路,在到达运河西岸前,李靖率部也应该来得及能够追个头尾相接。
自然,对于撤离途中行军必然会尽量走直线、采取最近距离的河间和乐寿这两路,徐世业亲统的部曲也不太有斜插上去、加以封堵住退路的可能。毕竟,徐世业率部启动得还是有些偏晚。
在数百亲卫铁骑的拥护下纵马疾驰在追赶途中的徐世业,边不断的向各路追赶的部曲传达着各种的军令,边也在心里暗暗的祈祷,祈祷着盛彦师率领着战车营能够给他带来一个惊喜:在运河西岸恰巧封堵住窦建德所率的嫡系主力。此时提前一天出发的战车营,俨然是已经由原来只是担负着威慑作用,变成了唯一支来得及阻击窦建德率其嫡系部曲渡过运河的生力军。
自然,盛彦师能否在绵延的运河西岸封堵住窦建德?这其中必然也存在着很大的‘撞大运’成分。
……。
盛彦师想没想到他所担负的责任已经化虚变实的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得而知(徐世业已经来不及再重新给盛彦师下达军令),但秉性内敛、稳重的盛彦师,自率战车营开拔之后,行军却异常的迅速、快捷。盛彦师率战车营出发后,一直就采取着急行军的方式,途中除了必要的打尖以外并没有做任何停留,仅用了半天加多半夜的时间,就急行军赶到了运河西岸的要津‘风陵渡’。
百余里的路途,仅用了半天加多半夜,这对于战车营来说已经是超常迅速的了。有战车的拖累,战车营的行军速度实际上较步卒还要慢上许多。由于马匹的奇缺,战车营只是拥有少量的驽马,战车的牵拉,基本上是需要靠人力。为数不多的良马,还需给将领及亲卫和斥候等来骑乘。传送敌情、军令等,自然是不能用两条腿来跑,那岂不是会贻误战机或被敌所乘?
其实,盛彦师率部行动如此的迅速,同样也存在着一个不得不为的原因。还是因战车的拖累,如果陡遇敌袭,战车营必须要打退对手才能够撤离,边战边撤的状况肯定是无法摆脱追敌,且战车就会完全的成为累赘。何况,战车营当时的行进区域乃是在对手的控制区域内,最初出发时,距离窦建德部主力的屯扎之地也就仅仅相距十几、二十里,也不排除行军过慢就会遭到敌袭的可能。
自然,配属有数千步卒的战车营,也拥有着同一定的对手遭遇战的实力。
就是因为战车营目前存在的这个弱点,单独出征后采取急行军的方式,也是存在着它的必然性。
不管当时的盛彦师是怎么想的,但在他率战车营连夜赶到风陵渡、并不顾全营急行军劳顿旁水排列好车阵扎下营盘、天刚蒙蒙放亮、军卒们正在休息进食之际,窦建德率领着大队部曲竟然也紧跟着赶到了运河岸边。盛彦师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但他这次却是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