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四章 涿郡之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四章 涿郡之行 (第2/3页)

当、能力不凡的轻年人,加上还都有着擅武者的豪迈、豁达特点,彼此相处下来,相交莫逆也实属正常。

    相处和睦、无话不谈之间,徐世业也了解到:

    也许是薛氏兄弟成人之后就一直跟随在经年戍边镇北的其父薛世雄身边、以武传家的薛氏兄弟比较仰慕前朝北方名将的原因?各个武勇非凡的薛氏兄弟所使用的兵刃,并没有像他们的父亲薛世雄一样是马上手横一柄大刀,而是齐刷刷的四柄长矛。

    涿郡,乃是三国时期以一杆蛇矛纵横天下的名将张飞的故乡。现在随薛世雄镇守涿郡的薛氏兄弟,每一个单独拉出来,都俨然像是当年猛张飞的翻版。

    薛氏兄弟在武学的造诣上,也堪称十分的精湛。兄弟二人两个打雄阔海一个,已经可以杀得旗鼓相当。客观一点的评价,薛氏兄弟单独一人如果与雄阔海相比较,事实上也并差不多少。所产生差距最大的,则是还是在于力量上。

    一力降十会。天赋巨力无朋的雄阔海,本就在先天上比世上的大多武将占有着力量上的巨大优势。

    至于徐世业,可以说:现在他在武技上还是不行。让他去应付薛氏兄弟中的一人,徐世业也会很快就显得捉襟见肘、手忙脚乱。与雄阔海不可比,即使是同薛氏兄弟相比,现在徐世业实际上也要相差一个档次。

    同那位比划都显得相形见绌的徐世业,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一笑置之,但在内心里却不免十分的郁闷:他们这些赳赳武夫都是怎么练出来的呀?我又是勤习苦练、又是上阵实践,怎么还是谁都比我强哪?难道我天赋上就不是这块材料?不适合于习武?

    可是,徐世业他也不好好想想:别人都是从小筑基、苦练,已经都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习武生涯。可他自己?开始舞刀弄棒到现在,也才仅仅多半年的时光!

    ……。

    到了、到了,经过了七八天虽然并不太紧张、但也是冒着严寒的旅途劳顿,徐世业等及薛氏兄弟这一行,押运满载着粮秣、军资的着大车小辆,终于赶到了涿郡。

    恢弘、斑驳的涿郡城廓,印证着它超过千年以上的沧桑岁月。

    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的涿郡,孕育了无数各领风骚数十年的风流人物,传诵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直到今日的隋末时期,涿郡,仍然是汉民族聚居区域的边城重镇,担负着抗击抵御外虏、特别是以弓马之技见长的草原民族的重任。

    如果再往后世推延千年、乃至数千年,涿郡,同样也仍然是要承担着中原大地屏障的责任。甚至,秉承着‘天子守国门’的后世(明代始),涿郡还将会成为一国之都(涿郡所属的蓟县就是现在北京的位置)……。

    年过花甲、已经六十三岁(虚岁)的薛世雄,接到薛氏兄弟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