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四章 面纱之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四章 面纱之谜 (第2/3页)

事去矣!且关中各地附从之众,急盼我大军到来以归,我军也不可不早早予以收纳。屈突通也只是一个守家之奴而已,本不足虑。”

    因有李世民的支持,这一轮裴寂和刘文静的争斗,彻底的让刘文静占了上风!听李世民这个钟爱的儿子说完后,李渊也马上就下决心准备移军西进。

    自然。李渊做出了抉择之后,总体的战略也必然是要进行一番缜密的布置。

    现在在实际征战经验方面还很缺乏的李世民,却在宏观的战略布局上表现出来了绝高的天赋。因而,在李渊做出抉择以后,李世民也马上就向李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一、让孙华部的数万之众秘密渡过黄河、与李建成部合兵一处。这样一来,李建成所统率攻击蒲坂的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近十万。如果给李建成秘密增兵后一战可以攻下蒲坂,那是意外之喜。如果一时攻不下蒲坂,有十万之众强攻蒲坂,驻守在蒲坂的屈突通必然会认为滞留城下的乃是大军的主力,因而也就不会疑心到大军已经西去。

    其二、由刘文静协同来援的突厥柱国康鞘利帅突厥铁骑、并配属两万精兵,即日就秘密快速西进;途中可顺路会合关中附从的各支部众,绕过途经的冯翊郡治所大荔,急行军斜插到潼关的背后,抢先攻占潼关。这样一来,既可以完全的封堵住了长安东撤的退路,又可以阻击住警觉后的屈突通率军返回长安。

    其三、刘渊率领着大军主力在刘文静启程后也要马上动身西进,直取冯翊郡的治所大荔,并进而兵围故都长安。

    其四、派人紧急传令给现在已经聚众十万以上、占据了陇西数地的李秀宁、李神通、李孝恭等,让他们合兵一处东进,攻取故都长安的另一座辅郡扶风郡,同刘渊所率的大军主力在故都长安城下会合,合攻长安。

    也不得不说,刘世民的总体战略布局,不仅十分的合理,也极其的缜密。并且,李世民的动作,竟然较本来就有先知优势的徐世业还要快了数天。

    另外,李世民之所以仅是笼统的让刘文静顺路会合各路附从的部众,乃是因为现在就连李氏父子他们自己都已经无法计算清楚:关中之地具体有多少股的附从者。由此,也可看出来李氏父子现在的势力是如何的庞大!

    完全接受了李世民建议的李渊,隔日也就一道接一道的下达了紧急军令、并相应的派快马紧急送往了各地。因而,隔了两天一夜之后,也就发生了孙华部仿佛像是患上了夜游症一样夜半渡过黄河,也无意中救了王长谐、却把桑显和差一点儿给送入了地狱。

    ……。

    此刻驻军在蒲坂百里之外已经两天两夜的徐世业,也终于等来了屈突通所派来迎接他这支援军的使者:鹰扬郎将尧君素。自然,秦琼也率百余骑相陪而来。

    说起来,俨然是大隋帝**方重臣、对掌控全**机都有发言权和临机处置权的屈突通,现在也真够可怜的!以往,只要屈突通一纸军令,征调个十万、八万精锐大军也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现在,能够前来增援已经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的屈突通的军旅,却仅有徐世业这支仅有步骑五千、却还所属关系暧昧的一支军旅。

    也许,‘国将不国’才是屈突通现在心里最真实的感叹?

    这又是一位如誓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样的隋庭忠臣哪!

    宁死不降的忠臣,永远都是被后人敬仰的对象。思维意识来自于未来的徐世业也不例外,接报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