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放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放牧 (第2/3页)

,就是想以少量的军力代替老将军驻守河东,阻击住李家父子可能对关中的两路夹击。而屈老将军,则应马上率军赶回关中,召集分处各地的各部汇集于故都长安,对长安予以固守。

    只要老将军能够凭借长安的城高墙厚坚守数月,弘德的大军也就会从李家父子的后路包抄上来。那时,因长安久攻不下,李家父子的军中也必然会人心浮动、军心离散,弘德再与老将军前后予以夹击,等待李家父子的结局无疑就将是饮恨亡命了!”

    这番话,还真就是徐世业内心里期盼的最好结果。如果能够把啸聚时间过短、内部混乱不堪的李氏这个心中的最大对手给瞬间扑灭,那对徐世业的未来实现大一统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理智却告诉徐世业:这,也只能是他鼓动屈突通、提高一下屈突通自信心的渲染之词而已。从李建成这么快就协同渡河的孙华部兵围蒲坂预测,徐世业心里不愿意也得接受一个最可能会发生的事实:

    李渊已经率军西进。而等待屈突通的命运,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他根本来不及调集重兵驻守长安、行动迅速一点他自己还有可能来得及赶回长安去主持守城。否则,屈突通他自己甚至都有可能赶不回去长安,率部被围困在潼关于长安之间。

    在徐世业因心情急迫而不住口的侃侃而谈过程中,坐在主位上的屈突通早已经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变得神色凝重起来。待徐世业打住了话头,屈突通就不觉脱口长叹了一声:

    “唉……!勿怪卫王及裴、杨二位大人不吝溢美之词的举荐少将军,无奈的裴将军也率部退往了河北呀!近日,老夫也似有所感。然少将军竟然在赶来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了如此。可见少将军是何等的才略不凡!也许这乃是上天怜悯我大隋的江山社稷,才让少将军这等少年俊杰来拯救我大隋也未可知尔?

    有少将军在,老夫也相信可以固守住蒲坂,老夫当可放心的紧急的赶回长安。

    只是,少将军所属还是有些偏少,老夫再令绕鹰扬率其部数千部曲协助少将军驻守蒲坂吧!老夫准备准备,明日晨起就破围赶回长安。”

    就这样,尚未等双方有军务在身的将领赶到府衙,屈突通就十分果断的做下了最终的决定。

    其实,这也并非是屈突通对仅仅才见面的徐世业就能够无不的信任、毫不迟疑的就答应了徐世业的建议。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行伍经验十分老辣的屈突通,甚至就连徐世业对他的一点就透都不算,他自己也早就有了情况大为不妙的预感。因担心长安的安危,他本来就已经别无选择。

    其次,杨集因被贬已经十几年,他的举荐信也只能算作是锦上添花而已。最为重要的,则是与屈突通同殿为臣几十年的裴世矩和杨义臣的举荐信。对这二人了解十分深刻的屈突通,是绝对相信老谋深算的裴世矩和秉性忠耿的杨义臣在这个时候不会蒙他的。

    就仅是出于对家族利益的考虑,如果隋庭覆灭,如裴世矩和杨义臣(让然也包括屈突通他自己)这些隋庭的重臣遗老,等待他们个人及家族的命运,也已经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可想而知,

    因而,无论是奸猾的裴世矩、还是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