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密走子午 (第2/3页)
关见到李渊的期限。可是,到了夜幕低垂的时辰,徐世业却带着麾下的将领和铁骑、协同着庞玉东出潼关、一路南下而去……。
“……。此刻,即使是本人调动大军前来,救援危如累卵的长安也已经来不及。故而,本人与老将军,现在也仅能是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尽力的救出来代王、及殷老大人和骨老大人等。
潼关西去,即使是我军能够突破刘文静的阻截,但这一路西去,已经遍是李家父子的从属,不等我等率军杀到长安城下,长安城必然就早已经落入了李家父子之手。故而,如想从长安救出代王等,我等就必须要行巧计、做到出乎于李家父子及其附从的意料之外。
屈老将军可记得当年诸葛孔明首出祁山之时魏延所献的那一宗千古疑策?”
“少将军之意是绕路入汉中、经子午谷赶往长安?这倒是会完全的出乎于李淑德的意料之外。可是,路途如此之远,其中的变数……?”
“唉……!此也就是本人在万般无奈之下所想出来的拙策也!虽然路途过远,遥遥千里之外,铁骑一路疾驰赶到长安也需两旬(二十天)之期。但此却是明远实近也!如果我军西出潼关,两旬之期?十旬也未必能够到达长安。
现今潼关,此刻却必须要由老将军来坐镇固守。故而,也只有本人前往、遇险随机应变方能有几分成算。本人就与老将军相约五旬之期,本人定当把代王等接出长安、赶回潼关。
临行前,本人也需前往阵前露露面,以惑李淑德等的耳目。屈老将军随后就当亲书一封书信,并委派信重之人与本人一并成行……”
这,就是当时徐世业同屈突通密议过程中的大致内容。密议过后、徐世业也装样子的出都尉北城忽悠了一番刘文静,入夜之后就匆匆的出发……。
东出潼关南下进入汉中,铁骑这一路上几乎都是疾行在丛山峻岭的山间小路,好算有庞玉这位本地人做向导,否则徐世业等这一行两千骑,早就转到山沟里出不来了!即便是这样,途中也还需要经常的雇山民、猎户给领路;身居隋庭监门将军高位的庞玉,其实了解的也仅是个大致方向。
尽可能抄近路、并不去进入较大郡县的徐世业等这一行,绕过华山的余脉、翻越过商洛山的丛山峻岭、途径伏牛山的西麓……,历经艰辛的才总算进入了汉中。
烽烟四起的乱世之秋,天下各地无处不有揭竿而起的乱世豪杰,汉中也毫不例外。各种中小股名不见经传的且不提,就仅最大的一股,只要一提首领的名字就已经人所共知,那就是吃人肉的朱粲。起事在荆襄的朱粲,如今竟然经巴蜀流窜到了汉中!
朱粲在不在汉中肆虐,其实与徐世业等这一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徐世业这一行,乃是能走多快、就走多快的需要尽快的赶往长安。即使是在经过商洛山之时,明知道啸聚在上洛郡附近的周比洮和胡驴贼所部已经趋炎附势的归附李渊、必然会助纣为虐的成为李渊的帮凶,徐世业等这一行也必须要躲着走。
然而,天下各地的烽烟四起,关中、汉中也并不例外,却给徐世业等这一行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雄赳赳的铁骑狂飙而过,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吏,只要不去招惹他们,他们躲还都来不及,自然是不会主动上前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