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越理越乱 (第1/3页)
表面上看,徐世业向李渊索讨的皆是一些妇孺老幼等家眷,与目前已经堪称一方之雄的李渊的嫡亲长子李建成身份根本就不可比,从身份的重要性上来看仿佛李渊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往深处琢磨、考虑,事情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在家天下、家族利益高于一切、讲究血脉传承的这个时代,诸如殷士师、骨仪、姚思廉等这些隋庭的重臣、近臣,傍依、投身于他们门下的亲族和奴仆那一家都会成群。大略的估计一下、徐世业也曾亲眼目睹过三人之中在隋庭地位最低的姚家,三人每一家的人丁口数都要有数百。
徐世业向李渊索讨的是三家的家室、亲眷,也就是说李渊想要换回李建成,必须要把三家的所有想要跟随北迁的家眷、亲族都给送到河东。这个时代‘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潜规则还表现得分外明显,想来,凡是三家的家眷和关系密切的亲朋故旧,很可能都会毫不迟疑的跟随而来。
这样一算,三家的亲族、家眷加到一起,北迁的人数超过千人已经是毋庸置疑。
如果李渊为了救回李建成不得不放行、并护送,那可就热闹了,很可能要比徐世业护送着翟让灵柩回归故里弄得声势还要巨大、沸反盈天。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面甚广的对李氏父子在关中的人望大大有损,而且也会让已经在关中大地被传得神乎其神、飞天而遁的徐世业,更加的在关中大地深入人心。
还有一点,上位者脸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这件事在关中大地传扬得人尽皆知,又让现在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的李渊老脸往哪里放?
故而,当徐世业满嘴是礼、仿佛像是卖了一个很大人情给李渊一样、表情显得十分轻松的侃侃而谈的过程中,对面的李渊就已经越听越不对味的拉长了老脸。何况,徐世业在嬉笑、诙谐中,还夹枪带棒的又是讽刺、又是挖苦。
狡诈多智、策马紧旁在李渊身边的李文静,自然是比李渊还要快的能够反应过来徐世业的‘险恶用心’,因而他也就比李渊更早的出现了难看的表情。
待到徐世业仿佛十分轻松地把话说完,李渊、刘文静这狼狈为奸的老二位,早已经是面沉似水、暂时却又不知道从何答起的脸上出现了要多么难看、就有多么难看的十分尴尬表情。
而紧旁在李渊另一侧的宇文歆,粗豪的他,虽然暂时还没有联想到按徐世业所说奉行所产生的巨大不良后果,但徐世业连讽刺、带挖苦的话中意味,他还是能够听得出来的。
因而,待徐世业嬉笑着把话说完,满脸已经布满了怒容的宇文歆就忍不住的怒哼了一声,下意识间,坐在马上还一振手中倒提着的硕大兵刃凤翅镏金镋,震颤得镏金镋镗首的两枝凤翅‘花楞楞’作响。
宇文歆有所反应,紧旁在徐世业马侧护卫着的雄阔海自然是要以牙还牙。因而,雄阔海牛眼一瞪也就一挺巨型三尖两刃刀瓮声的憋出来了几个字:“不服?再来!”
雄阔海一开口,宇文歆同样也是又来了精神,因而也就怒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