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捡到一大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捡到一大牛 (第3/3页)

。但不是最主要的。”见着吴悠关心,裴巽想了想,觉得自己也没有办法,于是索xìng摊开了牌,“家中大人的确让我打探岳父的心意,不过这事情成与不成都不要紧,他们也在讨论利弊。我就只是个传声的筒子,无甚要紧。”

    “但我看你面上的失望之sè,却觉得不像这么简单。”吴悠淡淡一笑。不客气的指出。

    “是,只是我这失望,却是为私人之事。”裴巽摇了摇头。见着吴悠目中含有鼓励之意,想着反正左右无人,说出来也不嫌丢人,于是便叹了声气讲起缘由,“我此番失望,是因为之前答应了一位好友帮他活动,琢磨着若是岳父主事,或许可以给他安排个差事。不过现在若是迎宾的人变成了嗣王,我与他素无交情,想要求人便难了。”

    原来是跑官的事情。吴悠听了颇为意外,能搭得上裴巽的线,这个人应该也是有些底蕴的,就算不是世家公子也应该是官宦人家,按照唐朝的门荫制度。当官应该轻而易举,怎么会如此为难。

    吴悠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然后见着裴巽面上露出了为难之sè,摇摇头说道,“因为这个人是为先皇所恶过的,故而现在谁都不敢为他说话。我也是念在交情甚笃的份上,想要冒险一搏。”

    被先皇所恶,怪不得了,这官场上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就是千万别被皇帝忌恨上,要不然这辈子肯定是仕途无望了。运气好点,换个对老子说话不感冒的儿子,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若是遇到个孝顺儿子,那么估计就要死到底了。

    吴悠好奇这个倒霉蛋是谁,便张口问道,“被哪位先皇所恶?说来听听,说不定我能想到什么办法呢。”

    “此人是我族兄正妻的族弟,才华甚高,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rì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实乃千古未见之奇才。”听到吴悠这么一说,裴巽眼中立马有了神采,当下夸奖道,听得吴悠心里头只嘀咕,暗道这千古奇才哪里是那么容易出的,你这牛皮吹得也有些忒大了吧。

    “既然如此出sè,那怎么会被陛下厌恶?”吴悠掏了掏耳朵,漫不经心的问道,李唐历代皇dìdū好文,鉴赏力极高,连骆宾王做出大逆不道的讨武檄文都被武则天赞叹说“此人不举是宰相之过”,若那人真有如此之才华,凭着裴巽的身份地位,在着皇帝面前举荐,肯定是能得到重用的。

    “说起来,还不是年少轻狂时做的一桩错事。”裴巽摇摇头,说起这个满面的惋惜,“他出身于太原王氏,祖父是隋末大儒,叔祖是著名诗人,父亲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本也与其他世家子一样,因门荫入官,年纪轻轻便做了朝散郎,后来又被征辟到王府做了侍读,当时我们都羡慕,说凭着他的文采,将来必定有好前程。可谁想到,最后他就是栽在这个文采上了。”

    “哦,怎么回事?”吴悠忽然觉得这个故事有点耳熟。

    “他当年为还是沛王的李贤戏做过一篇《檄英王鸡》文,本来只是沛王英王几个兄弟间的玩笑,谁想到他文采太过出众,这篇文竟然流传出去,然后就传到了高宗皇帝耳中。高宗皇帝认为他有意挑拨诸皇子不合,便将他贬斥出府。后来蹉跎了几年,好不容易补了个虢州参军,可谁想又因为擅杀官奴被捕,险些丧命。后虽然因为天下大赦而侥幸存活,但却成为白身,连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这,”吴悠听着这熟悉的段子,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此人是我族兄正妻的族弟,才华甚高,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rì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实乃千古未见之奇才。”听到吴悠这么一说,裴巽眼中立马有了神采,当下夸奖道,听得吴悠心里头只嘀咕,暗道这千古奇才哪里是那么容易出的,你这牛皮吹得也有些忒大了吧。

    “既然如此出sè,那怎么会被陛下厌恶?”吴悠掏了掏耳朵,漫不经心的问道,李唐历代皇dìdū好文,鉴赏力极高,连骆宾王做出大逆不道的讨武檄文都被武则天赞叹说“此人不举是宰相之过”,若那人真有如此之才华,凭着裴巽的身份地位,在着皇帝面前举荐,肯定是能得到重用的。

    “说起来,还不是年少轻狂时做的一桩错事。”裴巽摇摇头,说起这个满面的惋惜,“他出身于太原王氏,祖父是隋末大儒,叔祖是著名诗人,父亲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本也与其他世家子一样,因门荫入官,年纪轻轻便做了朝散郎,后来又被征辟到王府做了侍读,当时我们都羡慕,说凭着他的文采,将来必定有好前程。可谁想到,最后他就是栽在这个文采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