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礼器 (第3/3页)
,竟然忘记写册文,在授册典礼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发现里面是空的,宰相都被吓变sè了。王勮恰好在场,立马召来五个吏,让他们执笔,自己口述,同时写完五篇册文,漂漂亮亮的救了场子。
类似于这种事迹,王家兄弟都有不少,王勃能临场发挥的写出滕王阁序这种漂亮的骈文,这个时候帮李显写一道请罪的奏疏那简直是轻而易举。
李显虽然没用,但是有一样好,就是大度。他见着王勃有真本事,便将着往rì的那些龌龊都抛到了脑后,笑眯眯的鼓励了几句,然后又给了重赏。
若是提前十多年,王勃未必会感动,可是现在的王勃是饱经罹难的苦命人,得到任何一点温暖都会放大数十倍,于是一下子就被李显感动的稀里哗啦,拿着赏赐出门的时候,心里头也就踏实了许多,最后那一点改换门庭的尴尬之心也就消失了。
李显命人送去了奏表,诸王的奏表也都陆陆续续呈到,他显然不是最快的一个,不过武则天每天批阅的奏折都是上官婉儿整理的,她先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国事为重,像是这类文就押后了。但谁叫王勃的文采着实斐然,上官婉儿又是识货的,本来只是随便瞄了两眼,但却立马被吸引的移不开眼,当下竟然在一旁认真的读了起来。
她这异状就被武则天发现了,武则天好奇一问,便也对着李显的奏表敢了兴趣,拿过来细读。这一来就被感动了,当下应允了李显的请求,另外还拨了好多药品补品给他。不过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对于其它诸王的奏表就没兴趣看了,略微翻了下便通知上官婉儿,检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话就不必禀报了。
就这样,这场风波无声无息的过去了,寒食节的前一晚上,经历此事的李贤非常疲倦,想到明天一早还要带皇帝主持祭祀仪式,便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寅时刚过守着太庙的金吾卫意外的发现有一列车队到达,盖着青油毡布的小车上鼓鼓囊囊,从车辙看来车上的东西很重。
“干什么的,可有令牌!”值班的卫士如临大敌的喝住了车队,明天便是祭祀之rì,皇帝与诸位亲王率领着文武百官都会到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有有有,令牌在此,这是明天祭祀的礼器,嗣王殿下说先前配享的器具不对,让我等重做,我们赶了几天工,终于是在天亮之前做完了。”为首的是个模样憨厚的老头,面容平凡无奇,带着点狡猾的笑容,老实巴交的像是洛阳城中最不起眼的工匠,金吾卫验过令牌之后,揭开油毡看着上面的确是礼器,便点点头通行了。
“谢谢几位郎君,这两箱子你们拆开了,还请各位行个方便给按个手印说不是我们自己撕的。殿下说天明了府中会有人来检查数目,若无差错便会与小老儿会账。”小老头重新贴好封条,笑着拿出了一张纸请求道。
执勤的几位检查完毕,确定封条都完好无损,觉得也没什么大问题,商量几句后便按照要求按了手印,放了那推车的人离去。(未完待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