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决战于坚城之下 一 (第2/3页)
看着长大的孩子,冯友渔还是想要更多的尽一份长辈的责任。
与裴寂一样,冯友渔也是出身与晋阳宫中,不同于裴寂的晋阳宫监一职,冯友渔却是晋阳宫中的主事太监,两人同在晋阳宫中做事,时间久了,倒也称得上非常熟悉,后来也熟悉了李渊,以及李渊的这个英雄年少的二儿子。
众所周知,李渊,是一个念旧的人,因此此次李渊举起了义旗,老朋友自然也是要关照一下的,加上冯友渔为人忠厚,办事有很实在,很合李渊的意,所以也就被调来了李渊的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要知道,李世民跟随李渊到太原的时候刚刚十五,到如今已经四年有余,而冯友渔因为是太监的缘故,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小辈也就非常的关爱,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冯友渔可以说是见证着李世民的每一步的成长,而如今,昔日的少年,已经变成了果敢刚毅的青年,而每一次的见到这样的青年,冯友渔都会油然而感的产生出岁月不饶人的念头,冯友渔知道,那是因为,他真的已经老了。
已感天年的老冯自然是对青年极好的,可是此次,即便是老冯也只能无奈的婉拒,回晋阳是裴寂与大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在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面前青年的强烈反对,可是无论是对于李渊还是裴寂甚或面前的青年来说,晋阳,都是他们的根本,虽然突厥背约,马邑刘武周进犯都只是流言,但是如果事情玩意是真的呢,此时前进无路,玩意老巢又被端掉,那眼前的这一支大军很有可能瞬间崩溃,到时候不要说争霸天下,即便能够在乱世中保住性命也是不可能的了。
李渊不是胆小惜命之人,只是,他总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因此,他最终选择了裴寂的意见,决定返回太原看紧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家当,也是知道李世民的性子,知道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的追着自己提出反驳意见,索性,李渊下了到命令,“就说我已经睡下了,任何人都不许打扰。
”就这么的,将李世民挡在了门外。
“冯叔,您就让我进去面见父亲吧!”面对李世民的苦苦恳求,冯友渔只能当做视而不见,不单是他,守护在李渊门前的护卫们也纷纷挡在门口,以防止李世民趁人不备强冲进去,见李世民的最后一丝希望打掉,任凭李世民怎样做也无济于事。
李世民终于急的不管不顾,高声喊叫了起来:“父亲,我知道你在里面并没有睡着,儿子有话想对你说,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的成败,父亲,请出来听我说……”李世民声嘶力竭的喊叫着,随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李世民放声大哭起来。
“父亲,我们的军队大多是由江湖上的草莽豪杰募集而来的,他们之所以愿意跟随我们,并力向西,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能够成功的结束乱世,成就大业,如果我们不趁着现在刚刚起兵的锐气一鼓作气,夺取关中的话,一旦拖延日久,那么人心士气就会离散,到了那时,我们的败亡也就不远了,孩儿想到此处,便忍不住浑身遍体生寒,所以父亲,请不要回归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