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炉心融解 (第2/3页)
人公然行走于闹市之中,妖言惑众陛下命不久矣!虽然,那些妖人很快就通通被巡城的卫兵抓捕处以妖言惑众的极刑,然而却已经于事无补,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几乎失掉了全国的民心,若非之前他战无不胜的战神形象还足以威慑所有敢于异动的心怀不轨之人,恐怕大规模的叛乱,早就已经祸起萧墙了!
就这样,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李世民拼尽了所有努力的挽回局面,他延续着前朝隋文帝时的手段,开关放难民出关自谋生路,努力赈济灾民,并且还出钱赎回了灾荒中被难民为求活命卖出的贫困子女……不能完全否定在这其中,李世民是否有作秀的成分,然而,任何人也同样无法否定,从灾荒一开始,这位年轻的帝王便立刻开始积极努力的想要在灾荒之中,挽救灾民的性命。
然而,当北方的干旱天灾刚刚开始有所削弱不久,蝗灾又起,而这时,面对这从古到今一直以来被视为不详的神灵的蝗虫,李世民再也无计可施了!
民间畏惧蝗虫等若神灵,因此当蝗灾遍地再度席卷受灾严重的北方大地的时候,北地田间的农人们不是去捕捉蝗虫以挽回农田中的粮食作物,反而是焚香祷告,妄图祈求上天收走降下蝗灾的使者们,这样的愚蠢行为当然没有任何作用,事实上,在遭受蝗灾的北方各地,除了昔日处在李世民麾下的各路唐军,因为视李世民为军中战神,因而听命奋勇捕杀蝗虫之外,就连州县的官吏都因为畏惧上天所降下的祸患而畏缩不前!这样的一种极端局面。最终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在朝中众多群臣的面前亲自上演了一出“生吞蝗虫”,眼见着李世民双眼通红的抓起被捕捉来的蝗虫生吞进肚,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他们都明白,李世民那双已经如狼一般通红的眼睛,不仅仅是对着他手中的蝗虫,还对着他们这些半公开消极对待蝗灾的朝廷重臣们,如果接下来,他们还不能按照李世民的要求积极救灾的话,那么李世民不在乎同他们彻底翻脸。大不了一拍两散,李世民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毕竟。一直以来军队都会站在他的身后绝对的支持着他。
就这样,李世民以他绝对的强势压倒了自己的反对者们,逼迫他们行动起来,去解决灾祸的蔓延。而也正是在李世民坚决的救灾灭蝗的命令下,蝗灾终于被扑灭,只是,当灾荒过后,唐帝国北方的经济人口损失可谓惨重,至少在两三年之内想要恢复到原本的水平,是不太可能的了。
这一年,李世民却是是受苦了!石青衣在心中想到,毕竟。这一年多来,唯有他自己来承受这样的困境,而他的身边。却没有什么人能够为他承担!虽然看起来应该还有他的父亲,太上皇李渊可以作为依靠,然而虽然两人本是关系亲密的父子,却因为那场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使得双方之间的芥蒂已深,实际上。两人之间的避而不见,无论是对双方任何一方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一场惨烈的往事,没有人想要永远的记得,那么忘却,便也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年中的李世民虽然极为的窘迫,然而,相比于他的前辈,前朝隋文帝以及北周开国皇帝宇文泰,李世民的处境却无疑要好了许多,须知在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关中同样大旱,而隋文帝那时刚刚篡夺了北周宇文氏的基业,又因为大肆追杀北周皇族以及北周的忠臣的缘故,而搞得朝中人心惶惶,甚至就连全国各地驻军将领的武装叛乱也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那一场严重旱灾的到来,对隋文帝杨坚而言则无异于泰山压顶,因为赈济难民需要大量的粮食,而当时隋朝在各地所储存的粮食,则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军用物资,不可以轻易的动用,然而,如果对难民放任不理,则无疑又绝对会导致难民们最终被各路叛军所利用,最终,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毕竟,杨坚虽然手中握有天下军权,然而拥护前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