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猫物语 (第2/3页)
发的介意,相比之下,而若是那个冒犯了石青衣的人是一个队石青衣完全陌生之人的话,石青衣心里,反倒是心平气和,不过,随后带来的报复,也是很重的,石青衣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只不过这一点她一想隐藏的很好,只有与她极为亲近的人才能够察觉得到。
是李世民因为这两年石青衣一去不回的举动而感到愤怒,因而想要在石青衣的面前摆摆威风,还是此时来自于北方以及全国各地的压力,已经让他不得不出此下策!或许,而这兼而有之,不过,对于此时李世民所遭遇的窘迫局面,石青衣只能说一句:路都是自己走的,既然当然的你已经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那么如今的局面,不是应该一早就预料到了么?虽千万人吾往矣,就当做是为了从前的罪恶赎罪吧,李世民也应该独自的撑下一切……
小尤的离开很是匆忙,这当中,当然不乏她要立刻投入工作,以便安排石青衣所口述的计划的实行,然而石青衣一定能够想象得到,小尤的这一次离开,不向宫中提供消息是不可能的了,然而,石青衣对此却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一直以来,从石青衣所得到的资料来看,小尤的心神几乎一直都扑在了各地商路的拓展当中,对于其他事物的关注则近乎于无,更兼之如今灾荒之年,小尤的工作量更是大大的超过了往年,因此,小尤才并不十分清楚,李世民以及他与石青衣的子女等与石青衣又密切关系的这些人此时并不在长安,而是在,东都洛阳。
说起来,李世民虽然也算一个爱护子民的好君主,然而,毕竟由于他的贵族出身,使得李世民在很多安民的举动上面,不如他的前辈,前朝的文帝杨坚一样光棍,反而是扭扭捏捏,一反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作风。
就比如说在此时赈济灾民的政策行文上面吧!昔年隋文帝雄才大略。然而却因为北方强大而完整的超级草原帝国突厥的威胁,而不得不拼命的储藏一切军用物资,用以防备突厥的入侵。而粮食,则当然是重中之重,也因此,当隋文帝初年关中爆发旱灾的时候,隋文帝虽然爱民如子,却也依然吝啬犹如一个守财奴一样,不肯发放半粒储藏的官粮用以救济灾民。不过虽然不肯发放粮食,隋文帝的伟大。却依然在这场灾荒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居然亲自带着数以百万计的关中难民东向,一路跑到了东都洛阳,在那里就食,从而。救活了无数受灾的灾民。
相比之下,同样面对灾荒,李世民却要逊色许多,事实上,此时相对于隋文帝所要面临的外部条件,唐王朝的环境无疑要好的得多,因为昔年的突厥帝国不但早已分裂,并且其此时所分裂成为的东、西两大突厥势力还正处于彼此互相敌视攻杀的状态,因而一直以来都无力大举南下。尤其是,此时能够对唐王朝造成严重威胁的东突厥帝国,还正好与唐帝国一样处于了雪灾的肆虐当中。使得此时东突厥能够对李世民所造成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正是因为几乎没有了来自于外部的严重威胁,李世民才能够分出决大部分的精力关注于国内的这一场大灾当中,并且,还能够从仓库之中拿出一部分的粮食,用以赈济灾民!减轻民间负担。
然而。李世民最终也没有如同昔年隋文帝杨坚那样,带领着自己的子民一同去往洛阳就食。须知,虽然他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相交于隋文帝时代无疑是好了很多,然而,这一场灾荒的严重却也是同样大大的超越了前朝隋文帝时期,以至于在暗地里,李世民其实已经在不停的减少宫廷之内的用度了,以至于就连太上皇李渊的安逸生活都受到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