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战祸 第二节 (第1/3页)
突发的大瘟疫让特兰斯瓦尼亚内战双方都都为之元气大伤,全国近半数的省份沦为严重疫区,其中在人烟最为稠密的大湖区一地,因感染了瘟疫而不治身亡的平民已经是不计其数,由各地领主组织火葬或掩埋的死者,总数便达三十万人以上。
焚烧尸体的火堆随处可见,道路上撒满了生石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死于病魔之手,象征着瘟疫流行的黄色旗帜飘荡在特兰斯瓦尼亚的城市与乡村上空。
特兰斯瓦尼亚全国因病死亡的总人数,即使按照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恐怕也要突破百万大关。
乡村中大量青壮年被家人送进深山以躲避瘟疫的袭击,致使连绵千里的农田被人为大面积抛荒。
当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促使土地干裂,农作物枯萎之时,又没能及时得到人工的补水灌溉,这对于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度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这个时代的战争主要是以常备军和私兵为主,顶多额外雇佣一些战斗经验丰富的雇佣兵作为补充。在战争进行过程中,领主一般都不会大量征调农夫入伍,因此惨烈的内战对于农牧业生产的破坏实际还是比较有限的。
可是这一次的瘟疫虽然最初是因战争而起,但患病死亡的人却并不是以军人居多,而且随着疫情的蔓延,特兰斯瓦尼亚境内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和患病,没有患病的人许多也逃避到荒无人烟的深山中,加上高温和旱灾的推波助澜,毫无疑问将会导致本年度的农业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是绝收的情况。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在这场瘟疫随着天气转冷趋于平息的时候,紧接着便将迎来一场更为恐怖的******,已然为期不远的冬季怕是很难熬了。
没有足够越冬食物的民众到时揭竿而起,那时无论是大公,还是反对大公的贵族门阀,都难以幸免于难。
这种可以预期的恐怖景象,足以使得那些曾经发誓不共戴天的仇人们坐在同一张桌子前面笑脸相对。
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政治家心中的衡量标准只有得与失的算计,没有对与错的界限。
假如为了获取足够多的利益,即便是杀父仇人也会聚首在一块,然后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为异姓兄弟。一切政治活动的终极本质,都是设法去最大限度地攫取关乎利益分配的权力。
眼看奥匈帝国插手的期限时日已近,千疮百孔的巴亚马雷城却犹自巍然不动,领地经济遭到瘟疫严重打击的贵族门阀们纷纷放低了身架,不再提及诸如阿利斯继承权的合法性等等具有明显挑衅性质的问题,转而语气委婉地请求大公颁布****令。
清楚几乎永远没有可能彻底铲除这些国内保守势力,现任大公阿利斯反常地摆出一副无比强硬的姿态,力排众议派出保皇派的两大干将,同时也是坚定的鹰派人物,保皇军总司令科尔比.夏默子爵和新近从公国财政大臣一职被提拔起来的内政参议大臣西比尔斯.勃朗克伯爵,一同参与到本次停战谈判中。
至于在台面上几乎输光了全部筹码的贵族长老会,此时已经彻底失声。
参与谈判的贵族门阀都是以各自领主的名义参加谈判,只是这场本该是双方心平气和的停战谈判,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和谐的火yao味道。
“不可能!想要得到无条件的赦免,这绝对办不到,你们也未免想得太美了吧!”
胀红了脸孔的骑士科尔比.夏默用拳头狠狠敲打着谈判桌,以他沉稳坚韧的性格居然暴怒到这个地步,谈判看来的确是出了问题。
在任何谈判中总需要有人出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虽然在保皇派内部,科尔比.夏默和同行的西比尔斯.勃朗克伯爵都是标准的鹰派人物,不过文职官员出身,作风圆滑的勃朗克伯爵此时显然更适合扮演这个伪****的角色。
眼看着谈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勃朗克伯爵连忙起身打圆场,他先是劝说科尔比.夏默坐下休息,随后发言说道:
“诸位也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到底是什么,现在把公国搞成这个样子,就要求大赦,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