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通神 第一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通神 第一节 (第2/3页)

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在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之后,而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让我们诚心祈祷神明的赐福,愿神与我等同在......”

    在早春犹存几分寒意的风中飘荡着几许零星的雪花,身着一席不起眼的黑色斗篷,将整个面孔隐藏在兜帽下面的陈无咎,此时正混在拥挤的人群中,聆听着面前这位暗黑神殿牧师对民众的布道演说。

    在世俗权利与精心设计的宣传攻势联手配合之下,新生的暗黑神殿正如陈无咎曾极力支持过的菲露莉神殿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暗黑神殿的信徒人数,从起初的几百人,一路迅速发展到两万多人,成为了在奥拉迪亚省占据首位的宗教。而陈无咎的根据地阿拉德省,则由于菲露莉神殿的存在,暗黑神殿发展信徒的速度远不及新近征服的奥拉迪亚地区理想。

    生活相对富裕安定许多的奥拉迪亚省,人口基数几乎是地处荒僻之地的阿拉德省十倍,而且大部分人原本都信奉本地的原始宗教。

    着力将传教重点放在奥拉迪亚省的陈无咎,暂时也不打算跟女神菲露莉翻脸,他已经早早地暗示了手下人,不要为了传教的事情与菲露莉神殿发生正面摩擦。

    目前看来,虽然双方的利益难免有所冲突,不过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安稳态势。

    只不过这种平静注定是短暂的,一山难容二虎,多神教虽说不象一神教那样排斥异己,可一个地区的信徒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陈无咎不能将教区进一步拓展扩大,仅仅守着眼皮底下这点有限的信徒,当两家神殿争抢到一定程度,这个隐藏起来的矛盾早晚还是会集中爆发出来的。

    在人群中陈无咎感受了一下信徒们祷告的狂热气氛,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对于宗教信仰这玩意,陈无咎向来是不太感冒的,就算自己成神以后还是一样。

    意兴阑珊的陈无咎转身向外走去,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的脚步移动起来丝毫没有费力的感觉。在陈无咎的身体四周,像是存在一堵无形的墙壁,其他人在陈无咎刚靠近的时候,便被自动挤到了一旁。

    经历了去年的内战、瘟疫和饥荒连番打击后,奥拉迪亚和阿拉德两省是特兰斯瓦尼亚少有的称得上富足安定地区。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约很难感受到,就在此时此刻,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忍受着饥饿和严寒折磨的现状。虽然目前在奥拉迪亚与阿拉德两省的城镇上很难能看到灾民,但是陈无咎非常清楚,在整个特兰斯瓦尼亚灾民的总数要超过两百万。

    公允的说,这还是全赖各地领主和大公阿利斯极力赈济灾情取得的成果。

    一旦春季道路上的积雪消融,势必有大批的灾民涌入情况较好的奥拉迪亚和阿拉德省,直接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老子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陈无咎的眼中,灾民不仅是一种负担,而且还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资源。

    更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更多的信徒,从这个角度讲,身为地方领主的陈无咎和身为神明的陈无咎,在利弊关系的考量方面的确存在着显著差异。

    正常情况下的移民往往考虑得很多,陈无咎需要付出减税,提供农具、种子和种畜之类的优惠条件,他们才会千里迢迢地主动迁居过来。而吸引灾民就要省事多了,那些衣食无着的灾民首先需要的是能够活下去,只要谁能给一口吃的,刀山火海他们都敢往下跳。

    在一阵天上掉馅饼的欢喜过后,陈无咎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到底该怎么养活这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巴。

    21世纪的地球即便有再多不好,大多数人的吃饱肚子还是不成问题的。饥荒这个概念已经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非洲那些饿殍遍野战火连年的穷国,与其说是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粮食而导致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台面下几个世界大国战略博弈下诞生的可怜牺牲品。

    东阿拉德领地的家底有限,西阿拉德也好不到哪里去,本身就属于欠发达地区的阿拉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