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战祸 第一节 (第1/3页)
战争,是人类的消遣活动中最极具破坏力的一种,千里沃野上繁华兴盛的城市和乡村,在战火燃起后,旬日间便化作了一片凄凉残破的瓦砾。
这场令无数沙巴尔人为之家破人亡的战争,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陈无咎而言,却是好处多多难以枚举。只消稍稍动动脑筋,数不清的好处便滚滚而来。
在基利亚河没有封冻前,随军前来的暗黑神殿神官就借着布道行善的名义,向那些急于南下前往“达契亚联盟”诸国躲避战火的沙巴尔人,兜售前往阿拉德与奥拉迪亚两省的单程船票。
凡是同意改变信仰,受洗入教改信暗黑之神的沙巴尔难民,全部可以免费从暗黑神殿的神官手中领取前往陈无咎领地的船票,反之则需要付出极为高昂的经济代价。
暗黑神殿的神官们在幕后的陈无咎授意下,向那些愿意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迁往陈无咎领地的沙巴尔人郑重承诺,新入教的教徒不仅可以得到全程免费的船票和餐饮供应,并且在来年的春季,暗黑神殿会统一安排将奥拉迪亚和阿拉德两省的空闲土地分割成小块,分配给信徒耕种和居住。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胡萝卜和大棒一块摆在眼前,傻瓜也知道应该如何去选择。
常年接触商业活动的沙巴尔人,在享受着富足的生活之余,也沾染上了商人那种格外爱惜自己生命的特点。难民中为数不多的有钱人和领地沦陷的中小贵族,自然不在乎陈无咎一手拟定的黑心票价,不过家境稍微拮据一点的沙巴尔人就必须另作它想了。
在这种危急关头,改信暗黑之神理所当然地被视作一个不坏的选择。
那些在罗斯人入侵的惨烈战争中,已经失去了旧日家园和亲人的难民,更是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在暗黑神殿结合了宗教与世俗双重力量的鼓动下,许多伤心人在只身领取了一张船票之后,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南下的驳船,或许他们一生都不会再回到这个伤心地了。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暗黑神殿增加了近十万名愿意接受洗礼改信暗黑之神的沙巴尔信徒。若非基利亚河在呼啸的刺骨北风中被迫封冻停航,传教的成绩还会更显著一些。
即使往返两地的驳船停航以后,照样不能阻止暗黑神殿的宣传攻势继续发挥效果。
那些满脑子都是宗教热忱的暗黑神殿神官们,在幕后大老板陈无咎提供的近乎于无限量物质支持和人力帮助之下,暗黑神殿设立在格罗德诺城内的临时救济处,每天都要发放大量的食品和热水救济衣食无着的沙巴尔难民。
当然,在发放救济食品的时候,这些十分敬岗爱业的神官,也总免不了要大大地赞美一番暗黑之神的大能。
领取免费食水的沙巴尔人全都被硬性灌输一脑袋暗黑之神的教义,无论这些人原本信奉哪一位神祗,天长日久之后也难保不会活心。
要知道,洗脑这种高效而廉价的手段,并非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谎言重复一千次也就成了真理。
按说这种一手拿着面包,一手高举圣书的传教方式,不免略嫌功利了一点,有悖于一般传教原则。可是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沙巴尔人,绝对没有挑挑拣拣的余地,还是得感激暗黑神殿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沙巴尔王国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国度,没有任何一个神殿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鱼龙混杂的局面正好方便了暗黑神殿上下其手。
格罗德诺城内几家规模不大的神殿,那些神官、牧师眼睁睁看着神殿的信徒在一天天的流失,也无法阻止暗黑神殿挖墙脚的行为。
受到财力和人力、物力的限制,其他神殿无法效仿暗黑神殿这种不计工本的救济方式。再者,暗黑神殿又是主张自愿受洗入教,旁人也很难找出一个适当的理由阻挡那些或是因为感恩,抑或是单纯只想要找一口饭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