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战祸 第二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战祸 第二节 (第2/3页)

输掉战争,始终无法压服两国,最后只保留了一个象征性大过实际意义的同盟名份。“达契亚联盟协议”承诺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一致对外抵抗侵略的同盟条约,好歹多少也有点威慑效果,让别国轻易不敢招惹这只刺猬之外,没什么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如此一个松散的联盟,不仅无力威胁奥匈帝国的霸权地位,甚至特兰斯瓦尼亚和其余三国也不得不掉转头,服从西方强邻奥匈帝国的支配。

    罗斯人就算用屁股去思考,也能猜到“达契亚联盟”这些仆从国之所以不辞辛苦地大老远跑来帮助沙巴尔王国,也肯定是出自宗主国奥匈帝国的授意和唆使。罗斯人自然感到愤怒,但是这也没辙,形势比人强啊!

    要不是正与法兰克人血拼得如火如荼,奥匈帝国随便伸出一根手指,就能压垮看起来不可一世的罗斯公国,这个老虎屁股是万万摸不得。

    有鉴于此,罗斯军总参谋部调集了大量富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凑在一起琢磨了两周时间,终于搞出一份作战计划。

    这个缺乏太多技术含量的作战计划,简略的说,就是把作战目标确定为直接攻击摩尔多瓦公国的领土,罗斯军准备用敲山震虎的办法,迫使“达契亚联盟”诸国放弃支援沙巴尔王国,撤回本土防御。

    陷入西线战事无力抽身的奥匈帝国,暂时是抽不出手来武装干涉东方发生的事情。

    只要“达契亚联盟”的援军失去斗志,罗斯人有信心在来年的春天,彻底消灭只剩下十余万残兵败将的沙巴尔王国。

    这个设想固然很好,可冬季长距离行军和作战都是用兵的大忌。一旦伤员倒在雪地里,刺骨的寒气就会开始侵入伤口,原本不致命的伤势也会在短短一个钟头之内要了伤兵的命。更不必说野外行军时遭遇到不可捉摸的暴风雪天气,将会产生何等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着复杂战场环境的考验和前途未卜的命运,要罗斯大公下这种决心也是不容易的。

    不是大获全胜,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这个计划风险的确是不小。

    在以总参谋长奥鲁多.汉索克为首的大批罗斯军官一再请求之下,态度一直犹豫不决的罗斯大公伊凡四世终于点了头,不过他也提出了附带的要求。在保密的前提下,一定要摸清对手的底细在行动,绝不能贸然行事。

    总参谋部不是吃干饭的,详细研究了作战计划的可行性之后,还敢提出在冬季积雪的环境中选择长途奔袭战术,自然是有所倚仗。

    首先,大部分罗斯人都是从小就生活在酷寒的冻原地区,耐寒的能力绝对一流,只要能保证提供给士兵足够多的烈性酒,罗斯军的士兵甚至敢于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裸身下水洗澡。

    其次,罗斯公国拥有产自顿涅茨河流域的良种战马,这种体型庞大的重型战马能够耐受室外低温和长时间奔跑引起疲劳。

    一支全部由顿河马组成的骑兵部队,足以支撑长途奔袭到目的地,最后一样制胜的武器,则是适用于冰雪路面行进的重钉马蹄铁。这个不起眼的小小马蹄铁也是一项重要的优势。

    抓地力远超普通马蹄铁的特制重钉蹄铁,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即使骑兵在开阔的冰面全速奔跑,也不易滑倒。

    这三样法宝是罗斯军敢于赌上这一铺的信心所在。

    当然任何的计划都存在系统风险,计划肯定是无法囊括所有的意外变化,不过考虑到成功后带来的巨大收益,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伊凡四世也是狠了狠心,才下令通过总参谋部的这份作战计划。

    就在百无聊赖的陈无咎,带着未婚妻安雅跑去格罗德诺城闲逛的时候。上万名绕开了联军防线的罗斯骑兵,沿着基利亚河的冰面突进。

    此时距离驻屯军的要塞只剩下了区区五个小时的路程,今晚也许注定许多人会离开这个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