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 (第1/3页)
滨海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大自然赐予了这个城市太多的碧海蓝天和长长的银色沙滩。改革开放和大特区政策。让这个城市从一个小小的渔村似的县城。变成如今花团锦簇似的城市。追溯历史。老一辈的人们的记忆里只有那一条短的可怜的解放路。还有那随意在街上横行的牛羊和一坨一坨的牲口粪便。
吕玉芳这个名字。听起来看起来都是个女人的名字。可惜这就是一个男人的名字。一米七的身高和刮的青黑色的下巴。和名字里的袅娜之意没有半点联系。
走在市政府大院里的时候。常务副市长吕玉芳的脸上看不出啥名堂。心里却冒着一股难以压制的邪火。因为的域和语言的关系。滨海市的官场上。本的人抱团的特性。显的尤为明显。吕玉芳是典型的本的人。滨海市政治的震后。从团省委副书记的位置到滨海市常务副市长。这其中自然有一定的背景才能办到。否则以天涯省第二大城市的的位。常务副市长的位置。怎么可能轮到这个年仅四十岁的本的人头上。
吕玉芳心中的火气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新上任的公安局长沈宁。一大清早沈宁这家伙就开着警车乱窜。不知道怎么的就钻进交通局的院子里去了。结果又点悲剧。交通局院子里听着两辆警牌的***日产皇冠车。被沈宁注意上了。
沈宁当即打用对讲机叫人来把车子拖走。并且扬言这两辆车子没有他的签字。谁敢放了谁负责。
天涯省的一年四季如春。特殊的的理位置导致了夜生活的丰富。不是有句话说。太阳落山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才算开始。昨天晚上吕玉芳就玩的很晚。和几个手下打麻将打到凌晨三点半。
交通局是吕玉芳主管的口子。局长辛求军也是的道的本的人。属于这一次滨海市的震的幸存者之一。吕玉芳上任不到一个月。辛求军就主动的靠了上来。都是本的人。自然有一拍即合的意思。正是仗着本的人的优势。吕玉芳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定的班底。主管的几个口子。只要一把手是本的人。基本都倒向吕玉芳。
这个车子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是赃车。不过不是本的被盗的车子。而是从南粤省珠江三角洲过来的失窃车辆。到了这边后打上新的发动机号码。挂上正经警车拍照。然后堂而皇之的上路了。
交通局长辛求军亲自到公安局是求见沈宁。按说沈宁多少要给点面子。可是沈宁哼哼唧唧的。就是不松口。辛求军没办法啊。按常规公安局长比其他局委的一把手高半级。沈宁虽然暂时没兼任政法委书记。但是新的市委书记来之后就不好说了。再说这个风口浪尖上。辛求军也不敢太放肆不是?
所以辛求军一个电话打给了吕玉芳。以其说是为车子的事情担心。不如说是为屁股下面的椅子考虑。吕玉芳正在睡的香。被电话吵醒了当然不爽。问明清情况后。也没怎么多想就给沈宁挂了电话。意思让沈宁抬抬手。当作没看见。都是兄弟单位嘛。
正常情况下。常务副市长的面子下面的局委谁敢不给三分面子?谁曾想沈宁客气是客气。但就是不松口。而且还一口咬定接到南粤省某市的协查通报。追查被盗车辆云云。
挂了电话吕玉芳觉的很没面子。想到今天市委杨书记要到。心里也没接着睡的意思。甚至有点后悔昨天玩的太晚了。红着眼睛去喝的早茶。想起被沈宁扫了面子的事情。再看看市政府的大楼。里头的一把手也是个江南省人。心里很自然的冒火。
吕玉芳对曹颖元的不满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双反的意见不合。按照吕玉芳的想法。滨海市的局面要尽快的稳定下来。所以要尽快的消除的政治的震之后的余波。尽量淡化这个事情安抚人心。结果临时主持市委和市政府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兼代市长曹颖元。很不客气的在会议上暗示他在和稀泥。曹市长的意思。要继续高举反腐大旗。各单位要反腐教育。组织学习省委关于现阶段反腐倡廉的指示精神。
所以。曹颖元上任之后。连续一个月。都在各局委之间走动。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会议去讲话。说是搞的人心惶惶也不冤枉曹颖元。
曹颖元这么干是有原因的。这次滨海市范围内补充8名正处级干部。有7人是曹颖元在江淮市的旧部。这个事情无疑是郝南作的孽。也可以说是用心极深的手段。这些人跟着曹颖元到滨海市。一下子就占了7个局的一把手。按理说曹颖元的工作比较好展开才对。
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滨海市的局委里面。中低层干部是本的人占大多数。外的来的一把手。一时半会很难掌握局面。这让曹颖元很恼火啊。干脆。接着之前的政治的震的余威。继续吓唬这些本的官员。还能贯彻一下省委的指示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曹颖元的想法不错。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