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4章 何劳弦上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4章 何劳弦上声! (第2/3页)

本宫倒觉得钓空钩未尝不可,陶渊明写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种美学思想,我们可以悟出他是多么崇尚自然、追求理想!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本宫认为这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唯美唯乐的境界,是啊、他认为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就不用在意音准不准啊!他有一张没有弦线的琴,认为音乐的真意不在声音本身,而在于声音之外,弹琴就是为了求得弦外之意趣。弦外之意、无弦之美,谁说不是一种最美的人生意趣?诸位,像这种无弦之美,不为形役的情形,你们见过吗?不像山谷道人,一定要将金鳞钓上岸才罢休。”

    这个问题,众美人一时茫然,怔住了。

    欧阳慧道:“形和心,这是一次世俗与心灵的交战,人定时分,独自侧倚栏杆,回看历史长河,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有悔恨一生的虚度。正如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他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而荷马却在人声的喧闹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自寒窗沥血,青灯走笔,为自己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

    跟随自己,为自己奔跑,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圣人的目标,在别人眼里,你也将成为一位圣者。”(注:公元4世纪,相当于西晋末年。)

    “这个理解起来,太难了,没想到要真正读懂陶诗人的名句,实非易事呢。如果这样,我朝人人皆会成为圣人。大人,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趣事吗?”文妃问。

    “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命辅佐周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为了引起文王对自己的注意,于是在陕西渭水的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文王知道后,觉得这是一位可敬的奇人,于是亲自主动跟他交谈,发现是位有用之才、国之栋梁,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一般人钓鱼,鱼钩是弯的,上面挂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太公的鱼钩是直的,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