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5章 三人行,必谈东坡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5章 三人行,必谈东坡诗! (第3/3页)



    “所以,先生才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深长慨叹啊!许多人也与先生一样,盼望能抛开一切世俗的纠缠,过上一种属于自己的逍遥生活。”

    “是呀,说到禅诗,我也爱极了兄长的这首《溪前堂》,不妨我俩一起来吟诵该诗吧。”苏辙提议道。

    “好,‘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荫。’”二人齐诵道,令苏轼的面容春光绽放。

    “怪不得文人大多爱饮酒,莫非是为了偷懒,哈哈!”姑娘开怀大笑道。

    “对呀,饮酒是为了睡得香甜,睡得香甜是为了写出好诗。文人饮酒可不是白饮用的,而是带着历史使命饮的。”苏轼朗声笑道。

    “谁说不是呢?酒醒之时,门外早已日上三竿了,不好意思起床,干脆就顺势而为,大大开着门与窗户,卧下来尽情欣赏欣赏清溪难侧那片碧绿的天亩,诸如玉米地,红薯藤或者水稻田。”苏轼自我解嘲道。

    “是呀,江山处处皆图画,无论是山,是水,是沙漠,是庄稼还是果园,皆能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处处赏心悦目。”苏辙道。

    “哦,我记得我们巴蜀人士语言生动,情趣横生,在您的故土,把‘日上三竿’呼作什么呢?”

    “这个嘛,好意思说么?”苏辙毕竟是一位谨慎腼腆之士。

    “那么,您就休息吧,由我对家乡人叙叙旧。”苏轼借坡下驴道。

    “太阳都晒到屁股啦,下文当仁不让就是‘还不起床更待何时?”

    于是,三人无所顾忌地齐声大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