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欲行又停只缘诗! (第2/3页)
她正发着呆,差点忘了问一件事,为何涪翁与苏学士齐名,其诗歌是有相当深度的,就敬仰不已地问道:“大人,请问此首诗可否引用了典故?”
鲁直激动道:“娘娘,是呀,诗向会人吟。我在此诗中明确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他自己刚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是何等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就连死人的利益也要染指,肆无忌惮地惊扰地下亡魂。而另有一些高士就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了,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于是抱树焚死在绵山中。老夫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我曾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多谢先生指点迷津,让贫道的学业与修为又精进了不少。但是我觉得这些古人还是没有珍惜生命,不是自焚就是投江,但是,也许真的被逼急了呢,也可以理解的。在他们玉碎之时,而他们的父母或许早已离世,不然,也不会如此狠心。那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此句作何理解呢?”
鲁直道:“娘娘好见地!老夫先用典故‘四壁立’、‘三折肱’赞美友人的思想品质,他作风正派,清廉为官,不谋私利,不因家中贫困去的投机取巧,不从官场世故中求取升官发财的诀窍,为当地百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四立壁’出自《汉书》:‘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CD,家徒四壁立。’‘三折肱为良医’是一句古代言语,字面意思是说:多次参加手术实践就可以成为良医。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春秋时期,晋国内部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很多人认为晋定公又要失败,有人认为范氏起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