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豆蔻年华、初识至尊与补习童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章 豆蔻年华、初识至尊与补习童年 (第1/3页)

公元1077年,清清15岁了。

    房屋旁边栽了几棵栀子花树。

    每到夏初,小树叶子一天比一天绿。天天生长,不辜负阳光的倾心相爱,绿得连大地再也不好说什么似的。

    好个叶绿花白。“栀子花因为受了阳光的抚摸,得到根和绿叶的慷慨滋养,才变得洁白芳香,而我们人类呢,吸收多了阳光,却变得像小麦的肤色,像泥土一样的外表。不行,我再也不要晒那么久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有道理﹗乡亲们早早从事农耕,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是,清清用柳枝边城叶帽,用荷叶当阳伞,或撑着一把小伞跑来跑去。

    “清清,一看你就是个妖精嘛。”邻居一位老爷爷由衷地感叹道。

    “是吗,爷爷,你年轻时妖精过吗?再说,妖精不妖精,只要活开心﹗”清清脱口而出。

    前两年还清瘦得可以被一阵大风刮跑似的,今年就长成一个少女了。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年方十五岁的我,姿态美好、举止轻盈,真像杜牧诗中描述的一样:多像二月里初绽的豆蔻花。那娇艳的骨朵像是从瑶池里摇曳出来的,骨朵顶端还晕染着水灵灵的一角紫红,是哪位仙女姐姐吻上去的呢?清清翻开古籍,原来豆蔻花生于叶间,南方人取其花儿未能怒放之意,形象地称其为“含胎花”,比喻处女。

    “处女?”“哼!处女、豆蔻;那处男呢,是否可以叫公子豆蔻、先生豆蔻、蓝颜豆蔻。是呀,要珍视处子之情,恰如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要是历尽感情的千山万水,饱尝人生的千沟万壑,还能拥有一份处子处女的纯真情怀,此生便不虚此行。”清清为自己的“冥想”吓了一跳。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天哪,唐代的美女何其迷人!才子们阅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成天卷起珠帘卖俏的庸脂俗粉怎么比得上她?这个‘她’指的是我吗?还有谁比我正值豆蔻芳龄的我更美好的吗?管他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即使是一只小鸟,也要好好梳理自己的羽毛。好好爱自己吧。”清清花痴似的自言自语。

    “时间是个什么东西呢?前两年我还是一个儿童,近几岁我则莫名其妙地变成少女。它像一把利箭,谁也不知道下一刻,它将射向何方?”清清又是一番喃喃自语。

    看着日益丰满的自己。清清甚为满意。远黛望多了,眉毛不用画,自然又青又黑。山泉饮得多了,自然流淌成一双“横波目”;血红娇艳的西红柿享受多了,自然凝成樱桃似的小嘴,红润中可以沁出蜜汁来似的;轻松欢愉的日子呼呼生风,皎洁的月色与七彩的阳光把心脏的“棉被”慷慨地催生着,一直变得暖暖的软软的,骄傲地威严地保护着小心脏。清清看着自己的奇特“小棉被”突兀地冒着,心里像揣了一只小鹿,第一次听见自己心脏铿锵有力的跳动声,恍若以前没长心脏似的。

    第11章初识至尊

    公元1077年六月。宋哲宗赵煦早就听说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是优美的自然风光把美女们滋养得“肌理细腻骨肉匀”,特想游赏见识一番。

    年方18的赵煦玉树临风,英姿勃发,浑身每一个细胞皆蓄满热气腾腾的鲜血,可谓“血气方刚正当时”。10岁即登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