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华清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华清路上 (第2/3页)

树木长得青葱可爱。

    “山里的孩子,当然会。”

    “那好,你教我游泳,我教你爬树。”

    清清选了一处幽静而清澈的池塘,大约一个时辰,俩姐妹都学到对方的“看家本领”。

    “这下,本姑娘上山就是猛虎,入水就是蛟龙,平原上就是奔马,只差空中变成飞鸟咯!”清清傲骄不已地自夸。

    “太累了,我们坐马车去。”灵儿提议。

    “我们要学着砍价。”

    “尊敬的公子,这里到华清池不过区区70里,你却要一两银子。你看我们俩姐妹漂泊在外,挺不容易的,半贯铜钱成吗?”灵儿试探。

    “好个狡猾的姑娘,半贯铜钱不就是半两银子吗?凭着你这聪明劲儿,成交!”车夫笑着说。

    驾!马儿飞奔向前。

    “姑娘,你们是去投奔亲戚吗?有人来接吗?”

    一路上,清清情不自禁地畅想着何时能拥有与赵公子“出则同车、佩玉清悦”的良辰美景……

    “公子,我们小姐累了,我要照顾她。你只管专心驾车便是。”灵儿知道“江湖之险”。

    “谢谢公子,我们下车了。”

    “姐姐,你这么爱古诗,诗歌能卖成钱吗?”灵儿提了一个含金量高的问题。

    “怎么不能?诗歌不仅能悦‘心’,还能悦‘口袋呢’。”清清幽默地答着。

    “此话怎讲?”灵儿不耻下问。

    “话说东京有一秀才卖诗,有人想买一首,出题目曰‘浪花’,且要求以‘红’字为韵,秀才脱口而出:‘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如此才思,自然赢得好买主,买卖做成。”

    “出口成诗,才思好敏捷!”灵儿失声夸道。

    “刘希夷是个富有的人,不差钱,因此他的诗不外卖。可是舅舅宋之问看好了他那首《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