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书声琴声一起飞 (第2/3页)
4个苹果,杜若选了两个水蜜桃,老板也是优惠了一些银子,姐妹俩尽兴而购。
姐妹俩提着一布袋子水果,很快就来到禹王台。
一阵凉风吹来,舒服极了。
“好像是大禹和师旷在向我们问好。”嘉树对什么都感到亲切。
“仁兄,经过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害怕哦。”杜若真的恐惧起来,嘉树婉言相劝,杜若稍好一些。
姐妹俩端坐于吹台下的石椅上,打量着三尊塑像,忙起身看着石碑上的题字:“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和高适曾在此聚会,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古有诗人聚会,今有好姐妹读书,我家乡金华有陈子昂读书台,今儿为它再起一个大名,唤作‘大宋读书台’,倡导更多的有志之士来此读书,如何?”嘉树激动地对杜若讲道。
“好,那我也取一个名儿,叫做‘姐妹书桌’。”杜若也不甘示弱。
“对,知识就要拿来运用。”嘉树赞许道。
“若若,你看这里上有各色嘉树,下有杜若等香草幽卉,这是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美丽大课堂,你我争分夺秒地学习哦。”嘉树命令道。
先教习了《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杜若明白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含义是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仁兄,像这样的君子也似乎有点不近人情。”杜若提出异议。
“难得若若如此开动脑筋,何意?”
“思乡怀亲自古就是文人的情思,李白的《静夜思》不是妇孺皆知吗?”
“为兄亦赞同你的观点。”
“仁兄,圣人讲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将来,你会把父母接去一同住吗?”
“也许,我会在开封城里为他们租一套小院,让他们颐养天年。”嘉树认真地说道。
“如此甚好。”杜若高兴地说道。
“若若,我觉得‘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同样适宜于我们自己身上,孔父子讲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对,仁兄,所以我们要正儿八经地学习,或者正儿八经见缝插针地学习。”经过杜若这样一绕,把嘉树逗乐了。
姐妹俩同时感到疲倦了,休息起来,开心地吃着香蕉,看着金黄的果皮,嘉树想起了故乡丰收的玉米棒子与沉甸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