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联欢猜谜,,不亦乐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6章 联欢猜谜,,不亦乐乎。 (第2/3页)

演活动,看到他们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角色是那么活灵活现,众位美人在文妃的怂恿下,跃跃欲试,但是想到煦帝并不热衷,文妃身子不便,也打消了此念头,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曾大人介绍道,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煦帝突然想起一首诗:“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忙问是谁所作,曾大人谦恭地回答,是白居易。

    接着说道: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十九日之夜,文妃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猜灯谜活动,为了避免“黔驴技穷”。煦帝约上了章惇与曾布。

    刘美人正欲在轿辇上使坏,没想到文妃似乎未卜先知,死活不肯再次坐轿,拉着煦帝就往开封城走去,章曾二位大人与美人们以及安全安宁一行只好跟在后面。

    刘美人气狠狠地在后面骂道:“哼,妖精又该登场了,指不定她今晚又该受宠了,姐妹们,你说,我们这八位美人是不是稻草人呀,成天就是个摆设,像宫里的梳妆台。”七位美人念着文妃的仁义,纷纷将她劝住。

    八姐吼道:“文妃盛宠独荣,就像后宫之中的未央,多像初生的太阳,谁能将它拽至夕阳西下?”

    帝妃同行,君臣同乐,热热络络,嘻嘻哈哈,一同逛灯市,猜灯谜。

    长龙似的灯市,处处闪着吉祥的亮光,大方的花灯,贴着清晰的谜面,字字夺目赛过明珠,一盏连着一盏像一条喝醉酒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