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西湖边,浅浅的不合时宜! (第2/3页)
道:“民以食为天,天才当仁不让。我大宋的学士,会吃善吃,吃出精气神,吃出生龙活虎,才有精力写出千古绝唱,大家说是么?”
众人一片附和,瞬间将学士刚才的尴尬消除得无影无踪了。
歇了一下,文妃好奇地问:“老板,你会背苏大人和王维的诗吗?”文妃想,这是一个幸福读书人的王朝,她最关心老百姓的读书热度。
“我只知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老板陪着笑,不好意思起来。
这位年轻的老板见文妃生的就像画一般,直言道:“娘娘真美,想不到今天,西湖边突然来了一群西施,又像仙女下凡呢。”
“嗯,还是人间最美,也值得有情有义的人们留恋。”文妃会意地顺水推舟,美人们也笑了。
他不知道“江山如画”,否则,许也他会笑着说“娘娘如画”,想到这里,自负的文妃暗自在心中偷着乐。
“再美,也没有这西山西湖经久不衰,令人难过呀。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得过且过的文妃突然“深谋远虑”起来。
“西湖如斯,长江如斯,正如贤弟之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佛印将这两种情感融会贯通,契合得水乳交融。
听闻如此深沉之句,刚才还为几文钱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个小商贩,羞愧得悄悄溜走了。
“哎,谁说不是呢?”老板说。
老板叫家人送来苹果、金橘、樱桃、草莓等应季水果,文妃也不客气,洗净玉手,带领着美人们吃起来,她几乎吃了一半呢。
“能吃能睡,谁说不是一种幸福?”佛印笑道。
老板热情地招呼美人们和佛印苏轼一行坐下。文妃望着身旁甘于侍立的善于拔山扛鼎的高手们,顿觉自己是何等的幸福。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看着步入花甲的学士,文妃将王维的美句信手拈来。
旁边只有几人随声附和,文妃叹道:“如此阳春白雪之诗,真正叫‘调高和寡’。”
“苏大哥,你可不是这样的人哦,您看,本地百姓对您爱戴有加,可谓名誉等身。以火热之心,成就救民于水火的大宋传奇。您写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