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章 阳光梅膳,海式浴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2章 阳光梅膳,海式浴汤。 (第2/3页)

,这是‘霉’菜,已经发霉了的菜,竟然给万岁爷用,想毒死圣上吗?”

    文妃想:“值此生日期间,岂能让自己痛失欢乐,岂能让大伙无端难过?否则,新的一年都难以开心。这贤妃娘娘,肯定又在吃我的醋了,难道,她真的不知道,‘梅菜’并不等同于‘霉菜’,干脆,还是以才智气量服人,仁德走遍天下嘛!”

    文妃带头吃起来,她细细品味着充满阳光香味的咸梅菜,伴着一大块鳕鱼,顿时浑身充满活力。

    文妃举着筷子,并无放下之意,快乐地看着贤妃,慢腾腾道:“姐姐,你知道吗?在我眼中,这梅菜,比梅花还香呢。”

    “明明是发霉了的菜,被你说的这么香。”贤妃依然咄咄逼人地怒道。﹙注︰咄,音同“多”。﹚

    “姐姐,不知者无罪,也许,您的家乡把‘梅菜’称为‘干咸菜’,是吗?”文妃友善言道。

    “是呀是呀,妹妹,你看我还白白长你5岁呢,对不起了。”贤妃羞愧难当。

    “我听说,‘十里不同天’,指的是天气。那么,至于地方习俗以及各种事物之称谓,也是各不相同的嘛,这没有什么。看来,以后,我们皇室的女人,也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要多去外面游历玩赏,多多增长见闻才好呢。”文妃善解人意地言道。

    众人都心悦诚服地看着她俩,同时,贤妃一席话,逗得大家开心不已,“哈哈,梅菜,发霉的菜,第一次听说。”美人们在心里笑着,心里说着。

    “爱妃,这菜,真的像臭豆腐一样,发霉了才香吗?”煦帝也迷糊起来。

    “回禀万岁与姐姐,这梅菜呀,有两种说法,一是据说这硕大的青菜,有一名叫做‘梅仙姑’的神女,将这种菜的种子赠给惠州百姓了,沾有仙气的青菜,自然长得这般蓬勃硕大呢。”

    煦帝好几天未听文妃讲趣语了,甚是渴求呢,立刻追问道:“第二种呢?”

    “这是我的见解了,请各位别见笑才好。”文妃不好意思了。

    “这菜是从勤苦得,包含着某种奇香,这香味至今无物相类似,但又如此浓烈,只有梅花的香气聊以比拟,所以姑且称为‘梅菜’。”

    “有趣,希望爱妃的这一说法可以流传于世,甚至久远。”煦帝微笑着说。

    “爱妃,此行可有什么收获?你先讲讲这梅菜是如何做成的,素闻朕大宋神州的百姓以勤劳质朴著称。”

    “好,虽然我很累,但是不能败了圣上的兴致。先说这干梅菜吧,就是把鲜活梅菜,就是御菜园中种植的那种大青菜,洗净,再用滚水简单汆煮片刻,最后在阳光下曝晒直至干爽。”

    “还有一种咸梅菜呢?”贤妃虽然一肚子的怨妒,还是忍不住问道。

    文妃放下筷子,答道:“这咸梅菜,主要产惠州地区,属于特色传统名菜,属于腌制食品。我看煦帝这么喜欢这种特色小菜,以后还可以作为‘贡菜’充盈我大宋皇室,甚至款待外宾。惠州老百姓早已能熟练地将新鲜的梅菜经过清洗、凉晒、精选、切碎,晾干、渍盐、装坛等多道工序制作储存,其色泽金黄、或黄黑参半,香气扑鼻,清爽不腻,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还可以当作配料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像今日之膳席,洋洋大观几十道菜,谁也离不了梅菜之功。”

    “哦,看来许多美味皆离不开百姓的勤劳以及阳光的功劳。这梅菜,的确是包含了大地的芳香、人们的汗香以及七彩阳光的仙香,此谓三香合成。”煦帝的言谈也真知灼见起来,令人钦服,美人纷纷大赞:“什么话经过万岁一说,就变得悦耳动听起来,要是被惠州百姓听见了,不知有多欢喜呢!”

    文妃在心底叹道:“时时珠联璧合,心口合一,形神无碍;处处文君司马,才子佳人,喜成一双。此生何求?”

    文妃虽然十分疲惫,但还是听出了“仙香”二字,深为叹服,赞道︰“能言善辩的万岁,清妹大为佩服。可不是嘛?这暖暖的阳光来自天上,自然就有仙气了,为人间撒下无穷无尽的仙香。我又一次想到阳光的诸多妙处了。怪不得经太阳晒过的人,具有快乐的气质;经太阳晒过的动物,皮毛发亮,喜好欢蹦乱跳;经过太阳晒过的花儿,显得既透明又轻灵,不像密林中那些花儿显得重浊而忧郁;经过太阳晒过的稻子,具有出奇的谷香;经过太阳晒过的棉被衣物,具有暖洋洋的香味。”

    哈哈哈!帝妃们被“暖洋洋的香味”都弄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