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8章 盛夏暑夜,凉友良人凉诗好作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8章 盛夏暑夜,凉友良人凉诗好作伴。 (第2/3页)

无比虚幻,并无高深典雅的寓意,反倒有些颓靡不堪呢,而且每日让宫女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擦拭着,心里过意不去,不如将虚幻之物变为实用的掌中之宝,成为皇室忠实的金贵‘凉友’,切切实实地为万岁消弭暑气,可好?顺带、小妹还可以练功呢。”﹙注︰古人称扇子为‘凉友’。﹚

    “有何不好?此等小事,可谓鸡毛蒜皮,不足道哉!宫闱之中的区区小事,爱后说了算。”

    “爱妃,朕还是暑热难耐,你帮朕随意念几首能够带来清凉的诗作,可否?你亦不必一直对着朕摇扇子,自己也好好享受一番清凉吧,可否?”

    “臣妾母仪天下,首先就要妇仪天下,自然乐意当个贤良的好妇人。”

    文妃言罢,顿时来了兴致,浑身又充满无穷的力气,一边摇着金扇,一边吟唱着“凉诗”,像唱着一首首催眠曲。

    “万岁,姑且把此宫想象成王维的竹里馆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臣妾还认为唐人姚合的销暑诗也吸引人呢,您听:避暑高楼上,平湖望不穷。鸟穿山色去,人歇树荫中。”

    煦帝听得十分陶醉,仿佛已经融入前人的度夏生活,但他跟喜欢白居易的风格,忙问:“爱妃,白居易写过吗?”

    文妃连忙翻阅起来,欣喜大叫道:“有有有,万岁太幸福了,想着什么就来什么,好有趣的率真诗句: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还有,我们一定要学习白居易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在冥想中‘心静自然凉’。”

    “快,快念来听听。”煦帝对这种高雅至极的避暑态度饶有兴致。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我还喜欢离我朝不远的梅尧臣的避暑诗。”

    “与苏舜钦、欧阳修齐名的梅尧臣吗?”

    “正是,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中写道,高树秋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