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武器的构想 (第2/3页)
做出一些改变,尽量减少自己麾下龙骧军的损伤。
首先是要将长矛换成轻便的投枪,在如今的对战中,骑兵对决时往往只有一个回合,那就是利用冲锋的力量将长矛捅入对方的体内。但这完全是一命搏命的打法,所以张骏计划用可以投掷的短枪取代长矛,在远距离就先行攻击。
说到远程打击,弓矢才是利器。但培养一个能够骑射的弓手,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即便如此,和从小生长在马背上的胡虏也无法相抗衡。所以干脆变弓为弩,简单无脑,更适合凉军。
最后,则是对马刀的选用。这一点张骏仍在考量,究竟是用哪个朝代的马刀来取代环首刀更为适合······
这时候,守卫在一旁的胡硕突然开口了,打断了张军的思绪。只见他挠了挠自己的大脑门,瓮声瓮气地道:“主公,俺们虎捷右营也不是后娘养的,怎地就不参加队列训练呢?”
“哈哈!”张骏大笑一声,这个胡硕虽然是西域胡人,对自己却极为忠心。不但多次在敌阵中冒死相救,还一直担负着他的宿卫工作,可以说得上是比部曲出身的周同还要亲近。
眼看着他的块头已经接近了两米,铁塔般的身子上罩着将作监特制的明光铠,宛如神将。
张骏笑道:“你们右营除了要负责吾的宿卫,还要保护其他将官。陈参军组建了参军谋划侍卫司,你们二人要多多配合。”
“配合!”胡硕嚷道:“俺哪敢不配合,军械、后勤、升官都捏在那老儿手里,他是要谁俺就给谁。如今俺们右营的人被他拉走了一半,太欺负人啦!”
“大都督你瞧······”说着,他用手指向正在杀场上操练的麾下儿郎们,道:“就点人手,太不威风!”
“哈哈哈哈!”张骏大笑,哄道:“你这憨货,把心咽到肚子里去,本都督保证,你的右营一部,绝对是全军最威风的!”
“真嘞?”胡硕激动道:“那俺谢主公。”
无奈地摇了摇头,张骏又想起一件烦心的事情。
原本按照他的预想,虎捷军右营除去负责保卫工作的一半人马外,剩余的士卒在胡硕统带下是要成为一支重甲步兵的,早先在征兵的时候,给胡硕分配的士卒就全是人高马大的青壮,若是再给他们配上重甲、强弩、和一柄拍刀,那绝对会成为人肉坦克一般的存在。
拍刀是中国唐代的一种长柄大刀,长约一丈。据《旧唐书·阚棱传》记载:“(棱)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
同时,《新唐书》中。“拍刃”作“拍刀”。所以很多后世人猜测这种所谓的拍刀,就是唐代的陌刀。但实则不然,根据宋代《武经总要》的记载,当时步兵一队亦为五十人,配有陌刀五把、拍刀四把以及其他兵器。拍刀和陌刀被分别配备,可知二者并不相同。
其实也不能怪后人搞不清楚陌刀和拍刀的区别,因为此二者都不允许陪葬,所以出土文物极少,也就自然容易引起误会。说起来,陌刀和拍刀是极为相似的,可以把拍刀看成是陌刀的升级版。具体言之,拍刀的优点就在于刀身更加宽厚,且锋刃带弧度,利于劈砍。其名称中的“拍”之一字,就看见其功效。
但现在的问题是,拍刀对钢铁的要求极高,虽然将作监正在加紧炼制精钢,但产量仍然太低,还不具备全部列装部队的能力。所以张骏就打算先生产出一部分来,把胡硕率领的虎捷军右营一部打造成尖刀部队。
他在脑中想着事情,却被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吸引住了目光。只见龙骧军和虎捷军之间相隔的栅栏突然大开,约有近千名骑军纵马直奔步军方阵而来。
“这小子!”张骏笑了笑,心道韩虎永远都是一副跳脱的急性子,竟然伙同王猛来突然检验他自己的部下。
只见原本在练习队列的步卒们毫无防备,见到“千军万马”奔来,顿时就出现了骚动。即便有各级校尉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