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章 榆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章 榆中 (第2/3页)

没闲着。同样的,这些参与其中的人里面,还包括贾氏通过联姻笼络过来的一大批门阀世族。他们有的高居朝堂,有的久在军伍,还有一些则是富商大贾。简单一句话,走私是一条产业链,就算贾摹想退,也没那么容易就退出来。

    再看第二条路,开辟新的走私通道看似容易,其实困难重重。即便贾氏权倾朝野,但这毕竟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偷偷摸摸的做,张茂知道了也会容忍,可若是大张旗鼓,那就踩到了人家的底线。所以榆中之地,是贾氏长久经营的所在。它还属于匈奴时,贾家就在当地开设了许多商铺。后来,榆林被凉军所占,那位进驻的中军伯主也被顺利买通。前前后后,为了稳定这条线路,贾氏不知要将多少钱财好处分润出去,若是一切重来,那还不赔死?

    所以贾摹是必须要反对的,哪怕他根本就没什么理由。

    张茂笑了笑,眼神中露出了仿佛早就看穿一切的目光,他安坐在位子上,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殿中将军,榆中之事,与你有何干系?”

    确实,现在贾摹虽然还挂着建威将军的封号,但这不是他的差遣,他真正的工作是殿中将军,即负责大殿的宿卫和宫禁保护。张茂和群臣商量的事情,是既和他没有干系,也轮不到他发言。

    现在就能看出一些张茂以贾摹为殿中将军的用意了,虽然是将最紧要的保卫工作交给了贾摹,但也剥夺了他言政的权利。只要贾摹一日不敢公然作乱,那他就一日不能论政。即使有人愿做其口舌,但在张茂眼里,都不足为惧。

    果然,贾摹闻言后就被噎住了,只得干涩地道:“末将也是关心外甥······”

    “哈哈哈哈!”张茂笑道:“骏儿敢于任事,这是好事,你就不要操心啦!”说着,他也不等贾摹再说话,就大手一挥道:“准广武郡守所请,将榆林划入其辖区。原驻守榆林之中军,即日返回,不得延误!”

    ············································我是玉米的分割线,啦啦啦啦···········································

    榆中,大河之畔。

    张骏正与参军谋划侍卫司的主官陈珍漫步在河堤之上。

    “大都督,这新修的大堤就是不同,某从未想过,用石灰浇灌大石,竟能如此坚固。”

    “哈哈!”张骏指着滔滔的河水道:“莫要小瞧了石灰,将来不只是大河,就是大江之泮,也要筑起千里白堤。”

    是的,新筑成的堤坝因为颜色泛白,已经被命名为白堤了。

    陈珍也感叹道:“末将愿誓死追随大都督,尽复中华。”

    “对了······”张骏微微侧首,看着跟在自己身后一步远的陈珍,问道:“陈参军的家眷是否也要再迁到广武来?”

    陈珍听罢,心中一惊。写信给姑臧的家眷是三日前的事情,如今信应该刚到姑臧才对,而且大都督是如何知道信中内容的?他隐约了解一些张骏命陈氏商会组织细作的事情,毕竟人员是从军中调配的,而他则掌管着所有士卒的信息。但让陈珍没想到的是,大都督的对内监察也这么严密了。

    “是······”陈珍没必要隐瞒,一五一十地说:“广武百废待兴,末将实在是抽不出身回姑臧,所以还是干脆让家眷都迁到广武郡来。”

    陈氏商会的细作布置已经超出了张骏的预料,在充足的资金和人员支持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已经全面铺开。并不是张骏不信任自己的部下,而是所有人都不能例外。情报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但类似于截取书信这种事,应该只是例行检查而已。

    张骏今天向陈珍透漏口风,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所有人,都不能脱离他的统治范围。

    两人继续向前走着,大概是因为方才涉及到的事情太过敏感,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