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东征(一) (第3/3页)
境内来去自如,又曾绘制了详细的军用地图,这次主动要求先发制人,必然早有定计,我等何不先听听张都督的高见?”
韩璞也点头道:“窦郡守所言极是。”
在座诸将也是征虏军的人占了绝大部分,闻言纷纷附和,张骏也不藏拙,直接起身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我便提些想法进言,供老将军参详。”
只见他一挥手,便有候在外面的两个士卒一前一后抬了一张硕大的地图进来,就铺在了节堂的地中央,张骏走上去,用手指着地上说道:“咱们东征迎面就是秦州,但秦州的治所太远了,中间还隔着狄道和陇山,所以我认为大军不能久顿天险之下,而是应以猛冲猛打的方式沿洮水东进,低于地方只需出一部偏师佯攻牵制即可。只要我们控制了枹罕至临洮一线,凭借洮水阻隔,就可以将整片洮水以西的土地纳为己有。”
这计划完全就是和韩璞稳扎稳打的方针相反,但张骏却没打算退让或者做出改变,他顿了顿,见大伙儿都没有反对,便继续说道:“攻击陇西,沿洮水行军最为稳妥,重在速战速决,一路东进。如果被阻挡拖延,道路不便,就可以利用洮水顺流而下运粮。咱们在上游,就很有利。”
韩璞沉吟半晌,虽然他也认为张骏的计划十分可行,但还是太过冒险。可是又不能直接反对伤了张骏的面子,便道:“张都督所言颇有章法,只是匈奴人战力强劲,本帅担心进攻受挫,导致前后失据······”
张骏忙道:“大帅未雨绸缪,叫末将等叹服······末将还有些考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璞道:“但说无妨。”
张骏说道:“若沿洮水出击,第一个要打的就是枹罕城,此处常年与我大凉拉锯,屯兵不多、防护较弱。且各地都是我汉人豪强据地自守。本督以为,只要我东征大军打出光复中华的旗号,必有豪族归附。咱们越等待,匈奴人准备的也就越充分;现在咱们没有万全之计,匈奴人同样仓促。不如速战速决,先试试枹罕城再说;若能趁早打下枹罕,则很可能夺取敌军前期囤积的粮草,以战养战,比从晋兴郡运粮来得划算。”
韩璞看了一眼窦涛,说道:“张都督的法子是有点急了,还很冒险,急功急利兵家大忌。”
张骏却没有退让,立刻回答道:“大帅只需供应我部十五天粮食,加上随军携带三日补给,我半月内拿下枹罕等地,进逼临洮不耗后方供粮。”
韩璞闻言,也有了火气,虽说这次作战时以你为主,但我的作用就是来给你把关的。现在你一意孤行,一但败师,还不是要算在老子头上?他睁开眯着的老眼:“军中无戏言!”
张骏挺直了腰板道:“若有半月不能达成目标,我部主力立刻退兵,并向大帅请罪!”
就在这时,一旁的窦涛忙出言道:“且慢,既然张都督执意突进,那我也向大帅请命,晋兴府军所部也强渡大河,向狄道方向佯动,监视北面动静。”
张骏听罢心下一阵感动,这窦涛和自己不过一面之交,但做事却十分稳妥,有他来牵制秦州主力,那自己的得阻力就会小上很多,不得不记住这有一份人情!
韩璞见都赞同突进,叹了口气,勉强道:“如此也好,便以张都督为前锋,先出攻枹罕。不过张都督可得记住了,这次作战一定要速胜,若是一万五千余人陷在洮水之泮,耗费之大难以想象。”
张骏起身抱拳执军礼道:“末将得令!我部休整两天,先移师晋兴郡,数日后准备好军需,即渡大河。”
韩璞道:“甚好。老夫会派出斥候,注意秦州等地的动静,随时派人与张都督联络。”
这时的张骏是信心满满,他去年已经在匈奴人的地盘上将情况打探的差不多,陈氏商会也有大量细作深入,完全不担心情报问题。何况征虏军想在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而洮水以西几乎没有什么精锐敌军。只要自己这次大获全胜,那么大凉从此就不必守着大河龟缩了。